通证经济是个Web3项目里面最大的工程之一,以致于我对于一些说通证经济分配不重要的这种言论一直很疑惑。

完善的通证经济需要有基础三大块:分配、释放以及权益。

每一步都牵扯着一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心脏,本文也围绕这三大块展开一下。

1.先说分配

(1)平衡的艺术

代币的初始分配最主要是平衡三方阵营:机构、项目方以及社区,如何在照顾到这三方的同时可以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开心,这是项目上线之前最需要思考的事情。

通常来说一份优质的通证分配,三方阵营所占据的表面份额是差不多的,而次一等的则是项目方大于40%,这可以让项目在协议治理的过程中占据一定的主动权。

而更次一等的则是机构占比30%以上的,抛开是否实际卖出不谈,这其实是给市场反映了一个信号:这个项目机构抛压很重!

  • (而在平衡上述三方之外,还有一部分需要用于支持协议的持续发展,这部分根据协议业务的不同,所倾斜的比例大小就非常不一样)

此前的公平Mint叙事,在理想状态下假设没有信息差,代币的分布全部归于社区,这种自下而上的分配非常理想,但会涉及到一件无法避免和难以克服的问题:人性的惰

大家都持有着代币,那么谁来做事?按道理应该多得多劳,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的:躺平的大户比比皆是,冲推cx的小散就那一小撮,这是很多公平mint项目的发展现状。

因为往往大户不会就那一个项目,每个都要亲自去Build,那真是太费劲了;而小散往往却只有那一个项目,因此这种资金不平衡与付出不平衡的全社区分配设计,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2)社区VS机构

在此前很多人会谈及社区代币和VC代币的话题,这个话题根本没有任何一丝一毫争辩的必要,在一个社区文化浓重的行业里,社区作为协议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VC给这个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容错率。

  • 这是社区所无法比拟的,群策群力这种状态很多时候会随着标的二级市场价格的下行,慢慢得变散(问就是经历);

社区和VC在协议/项目的不同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把两个不同阶段的重要角色做比较,本身就是一个挺荒谬的话题。

至于二级接盘VC的言论,就是一个代币分散化的过程,又或者是旧庄与新庄交替的过程,VC承担了早期风险,社区博弈长期的周期增长(当然也有些机构长期陪跑的)

巅峰都是虚伪的拥护,黄昏见证真诚的信徒

很多人的被迫Build都是给套出来的无奈,但又有更多人是选择认清现实,割肉下车再也不看。

因此在一个二级市场与社区重叠程度非常高的行业里面发现这个事情非常割裂:买了不一定参与建设,参与建设的不一定有足够的筹码。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过去到现在,已经有太多名存实亡的协议,这个现象其实本身就是在告诉我们,完全的凭借社区驱动,根本就很难跑通。

到了这时候可能项目方筹码也没多少了,一看价格,可能连项目方自己都躺了,而这,就不仅仅是涉及分配的问题,还有释放。

2.再说释放

如果说分配是初期市场更加关注的一个经济信号,那么释放就是项目在发展过程乃至二级市场都会关注的一个关键事件。

代币释放主要有两种:断崖式设计和线性设计

断崖式设计就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里面释放固定的份额,这通常见于机构,例如币安新币挖矿的各个项目,基本都是一年的机构锁仓,然后才开始释放。

有的会断崖解锁,有的会锁仓一年后线性解锁,差别其实就是第一次释放的比例不同,比如断崖就是一次性释放总额的5%,而线性则有可能把这5%分成36份,逐月释放。

断崖式设计是市场最需要关注的,虽然说不一定释放了就一定卖,但至少对于二级投资者来说,也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这种时候项目方可能还会推出质押设计给你一定的信心,告诉你这些代币释放之后,还是有很大可能不卖来锁仓的。

除此之外,足够长期的释放设计,其实是给予了市场一个信号:我们团队乃至背后的支持者,对我们自己的项目是有足够信心的。

  • (虽然说实际他们可以通过各种老鼠仓在早期就初步变现)

因此我们也不要觉得会有协议没老鼠仓,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从机构到项目方自己,全都会搞,不然很多小机构都发不出工资了,还有的做工作室孵化的,就是专门做老鼠仓的。

不要觉得有哪个协议没有老鼠仓,只是程度不同,做的手段是否隐蔽的差别罢了。

3.最后就是代币权益

权益相反是代币经济构成中相比前两个环节不那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此前市场上许多单纯的治理代币,都走的很好,以致于让许多人产生:代币经济不重要,这样的错误观念

代币的权益其实总结起来就2个问题:

(1)我持有/锁仓它可以有什么额外收益?

(2)是否在该协议占据主要地位?(产品代币/GAS/治理)

尤其是第一个问题,涉及到整体的经济循环,如果没有持有权益的设计,那么对于一些节点供应端来说,他们变现的途径就是二级市场的抛售。

这种供应抛售在上行周期里面会被市场多头情绪所对冲,但是要是在下行周期当中,所产生的死螺旋效应就会开始放大(此时的市场没多少人愿意接盘)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去的$LINK 1.0经济,完全就是上游节点供应不断向二级市场抛售的过程,而2.0的推出则是希望激励这些节点,告诉他们:持有LINK还有别的好处,咱别急着去卖

  • 甚至DEX龙头UNI在今年也宣布将要进一步迭代代币权益做分红

而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聊相关性的话题,再深一层就是:这个项目需要发代币吗?例如一些数据分析网站,明明服务可以用稳定币代币,它就非要发个币,完事甚至可能还额外发行稳定币。

就是有这样的团队,想在市场收割更多的钱,因此第二个问题不仅是思考该代币是否和协议的主要业务具有高的相关性,还是思考这个业务究竟有没有必要发币。

在本文最后,还想说一下,没有完美的通证经济设计,甚至一个项目上线初期,就不能把这方面设计的过于完善。

因为一旦上线就各方面很完善,在接下来的时候就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的给市场更好的预期。

究竟是切更好/更热的叙事还是完善当下的缺陷?显然后者是一个更容易打出去的牌
因此对于目前仅仅是作为治理代币的协议来说,通证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就是一张还未出手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