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Luke,火星财经

在比特币价格再次飙升之际,传统金融市场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MicroStrategy(MSTR)。这家曾经专注于商业智能软件的公司,如今已转型为比特币市场的“超级多头”。截至 2024 年 11 月,MicroStrategy 持有约 331,200 枚比特币,市值约为 30 亿美元。

MicroStrategy 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增发股票等创新金融手段,将传统债券市场的巨额资本引入比特币生态系统。这一策略在资本市场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称其为“现代金融创新的奇迹”,将传统与加密资产巧妙融合;也有人批评它为“高杠杆投机的代名词”,认为风险被大幅放大。正当 MSTR 股价随比特币一路高歌猛进时,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发布了做空声明,为这场资本盛宴蒙上了一层阴影。MicroStrategy 的激进策略究竟是行业转型的灯塔,还是潜藏危机的深渊?本文将剖析这场资本实验的全貌。

比特币的狂飙与 MicroStrategy 的超级多头效应

随着比特币市场的持续飙升,其热浪迅速波及美股相关标的,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狂欢。一个月内 MicroStrategy(MSTR)的股价暴涨超 200%,Marathon Digital(MARA)和 Riot Platforms(RIOT)分别上涨 180% 和 150%,Coinbase(COIN)也收获超过 120% 的涨幅。这些股票以不同的比特币敞口逻辑,共同描绘了美股比特币概念股的繁荣景象。作为比特币市场的“超级多头”,MicroStrategy 正通过其独特策略,带领比特币相关概念股,将比特币的高波动性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财富杠杆。

MSTR 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科技企业,也不是简单的比特币挖矿公司或交易平台,而是通过大规模直接持有比特币,将自身定位为比特币的代言人。自 2020 年以来,MicroStrategy 开始了一场大胆的冒险:通过发行债券、增发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全力购入比特币。在董事长 Michael Saylor 的领导下,这家原本以商业智能软件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成为了全球持币最多的上市公司,所持比特币的市值已经超过 300 亿美元。MSTR 的这一步险棋,不仅让它的股价与比特币紧密挂钩,还吸引了传统资本市场对其战略的巨大兴趣。

这种紧密的关联性使得投资者将 MSTR 视为比特币价格的放大镜,相比直接购买比特币,投资 MSTR 股票既能间接分享比特币价格上涨的红利,又避免了直接持有比特币所带来的技术门槛与安全风险。这种便利性,加上 MSTR 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使其成为了投资者进入加密市场的重要渠道。但这种放大效应并非单纯依赖市场情绪支撑,它背后有着复杂的金融逻辑,甚至可以说是 Michael Saylor 用巧妙的金融工具与传统资本市场博弈的结果。

溢价增发与资本飞轮:MSTR 的财富杠杆

MSTR 股价的一大特点是其“溢价”效应——公司市值远高于其所持比特币的市场价值。

这种溢价的形成,与 MSTR 采用的一种被称为“溢价增发”的策略密不可分。利用高波动的股价,MSTR 在溢价较高时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其进一步用于购入比特币。这一策略形成了一个闭环:

比特币价格上涨 → MSTR 股价随之上扬 → 公司以低利率融资 → 购入更多比特币 → 股价继续上涨。

被称为“反身性飞轮效应”(Reflexive Flywheel Effect)的这一机制,不仅帮助公司迅速积累比特币资产,还将其股价表现与比特币涨幅深度绑定,为市场创造了更大的增长预期。

这种飞轮效应的核心亮点在于“MSTR 股票溢价”对比特币购置的放大效应。例如,当 NAV(净资产价值)溢价达到 2.74 时,MSTR 每增发 1 股股票所获得的资金,可购买相当于其净值背后 2.74 倍的比特币。这一机制使得 MSTR 不仅能够快速扩充其比特币持仓,还将“杠杆效应”最大化,令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远超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MSTR 与比特币价格的正相关性(近期达到历史新高的 0.365)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应。市值的快速增长推动 MSTR 被纳入更多美股指数,吸引大量被动资金流入。这种指数买入压力加剧了“资产净值溢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指数飞轮效应”,通过资本市场的主动投资与被动流动,将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深度绑定。

不仅如此,MSTR 还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可转债)引入传统债券市场的资金,为其比特币购买计划提供了更多弹性支持。相比普通债券,可转债为投资者提供了资本保护与股价增长收益双重选择。例如,2021 年 2 月,MSTR 发行了总额为 10.5 亿美元的零息可转债,初始转换价格较发行时股价高出 50%。这种低成本融资方式不仅减轻了公司的财务负担,还因其高波动性吸引了大量职业投资者。这些资金被迅速转化为比特币持仓,形成了一个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的独特“资金漏斗”。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 Michael Saylor 的金融敏锐和对比特币的狂热信仰。在他的推动下,MSTR 通过债券和股票融资不断刷新市场记录,将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市场紧密绑定。然而,这种激进策略也引发了广泛争议。近期,香橼研究质疑 MSTR 的溢价模式,认为这种高度依赖比特币价格的策略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并发布了做空公告。这一举动短期内导致 MSTR 股价显著下跌。

香橼的做空行为究竟揭示了 MSTR 的潜在风险,还是恰恰印证了其金融策略的独特价值?更重要的问题是,在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的环境下,MSTR 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经受住时间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香橼做空:短线博弈还是价值质疑?

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此次针对 MicroStrategy(MSTR)的做空,不仅显得精准,还因其特殊的背景而格外引人关注。2020 年,当 MicroStrategy 首次将比特币作为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重要部分时,香橼是最早推荐投资者买入 MSTR 的机构之一。彼时,香橼高调表示 MSTR 提供了一种“聪明的替代方案”,让投资者能够通过一家上市公司间接持有比特币,而无需面对直接持有比特币所带来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难题。这一看多观点在当时甚至被视为香橼对加密市场少有的正面评价,也帮助许多投资者捕获了 MSTR 此后多轮上涨带来的丰厚回报。

然而,这一次,香橼却反戈一击,成为公开质疑 MSTR 模式的“掘墓人”。从某种角度看,正因为香橼曾经是 MSTR 的坚定支持者,它对当前高溢价模式的批评显得更具权威性。香橼认为,MSTR 的估值已经脱离其实际比特币持仓的价值,随着比特币投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目前可以买 ETF、COIN 和 HOOD 等),MSTR 的交易量已经完全脱离了比特币的基本面。溢价主要来源于市场对其“飞轮效应”的盲目乐观,而这种效应完全依赖比特币价格的单边上涨。一旦市场情绪逆转,这种溢价可能迅速蒸发。

然而,香橼的做空可能并不是从逻辑角度出发的长期主义,更可能是一场针对市场情绪的短线博弈。香橼以往的操作中,多次利用高波动性标的的市场情绪,发布做空报告制造恐慌情绪,从而快速推动股价下跌。在 2020 年的 Nikola 案中,香橼通过公开质疑其商业模式引发股价暴跌,而后迅速平仓获利。类似的操作在 Valeant 等案例中也多次重现。对于 MSTR 来说,其高度波动的股价与投资者对比特币的敏感情绪,为香橼的短线操作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这一策略在短期内确实对 MSTR 股价造成冲击。香橼的公告发布当天,MSTR 的股价盘中暴跌超过 20%,收盘跌幅超过 16%,一度引发市场对其高溢价模式的担忧。截至发文,MSTR 股价已反弹 6%。此外,香橼在这次做空 MicroStrategy时,选择了一个相当讨巧的策略:一方面,它明确表示看空 MSTR 的股价,另一方面,却对比特币本身保持看多的立场。这种“双面态度”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果。

比特币的投资者群体以散户为主,其中不乏对比特币有着极度信仰的“铁杆多头”。这些散户曾在 GameStop 事件中展示了强大的反击能力,通过联合行动“逼空”机构投资者,迫使空头以巨大的代价回补头寸。香橼显然吸取了这一教训,选择在做空 MSTR 时与比特币本身“划清界限”,避免将散户的怒火引向自己。这一策略可以看作是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拿捏:MSTR 的溢价模式与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但香橼的报告却巧妙地将矛头指向 MSTR 的财务结构和估值问题,而非挑战比特币作为资产的长期价值。

这种讨巧的策略,既降低了因“全面唱空”而引发的风险,也使得香橼能够在不损害比特币市场情绪的情况下,聚焦于 MSTR 股价的高波动性与高估值问题。然而,这种策略是否能够在市场上持续奏效,还需观察。

高空杂技:MSTR会是下一个Luna吗

香橼的做空公告将 MSTR 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可惜的是,香橼并没有发布正式的做空报告,没有详细的逻辑推导可以参考,那么仅从现有的数据看,MSTR 的飞轮更像是一场资本魔术:左脚踩右脚,越转越快。在牛市,这套飞轮几乎就是螺旋升天的完美工具,但飞得越高,是不是也离崩塌更近了?说到底,MSTR 到底安不安全?

这套飞轮看似复杂,其实逻辑很简单:用钱买比特币,比特币涨了,股价跟着涨,增发股票或发债拿到更多钱,再继续买比特币。于是,比特币再涨,股价再涨,这个循环看起来仿佛永动机。然而,和泡沫的本质不同,MSTR 的底牌是真金白银的比特币资产,而不是像 Luna 那样靠“左手印钞右手买单”的虚假繁荣。Luna 的崩盘源于 UST 毫无锚定资产,完全依赖市场信心和20%的虚假收益维系,而 MSTR 的比特币不仅是硬资产,且市场认可度远高于 UST。这让 MSTR 的飞轮在牛市中更像是一场大胆的投资实验,而不是单纯的风险累积。

其次,它的债务宽松且时间充裕,主要到2027年才需归还,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几乎不用面对还款压力。其次,它的融资成本低得令人羡慕,比如2027年到期的债务利息竟然是0%,后续的几支债券利率也仅有0.625%到2.25%。更重要的是,MSTR 的比特币持仓成本平均只有49,874美元,而当前比特币价格已接近翻倍,这种接近100%的浮盈形成了天然的风险缓冲。即使最坏的情况出现,比特币价格暴跌75%,降至25,000美元,MSTR 依然不用抛售资产,因为它的场外杠杆没有爆仓机制。债权人最多只能选择将债券转为 MSTR 股票,而不可能直接迫使公司卖币还债。

现在来看,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未来三年内,MSTR 的飞轮还有充足的动力继续转下去。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MSTR 的整个模式高度依赖比特币的价格表现,如果到2027年比特币市场长期低迷,公司可能不得不出售部分比特币以偿还债务时,事情可能会完全不同。

美股比特币概念股的多元生态

无独有偶,MicroStrategy 并不是美股市场上唯一与比特币相关的争议。比特币的价格波动从未仅仅是数字货币领域的孤立现象,它通过各种形式渗透进了股票市场,催生了一批围绕比特币建立的概念股,它们的定位和涨跌逻辑并不完全相同,MicroStrategy 只是其中最具争议性的一员,而其他类型的比特币概念股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投资逻辑上看,美股比特币概念股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直接持有型、挖矿型和服务型。

首先是直接持有型的代表 MicroStrategy。通过发行债券、增发股票直接购买比特币,将其转化为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部分。这种模式让其股价直接受比特币价格波动的影响,甚至放大了涨跌幅。但 MSTR 并不参与比特币的挖矿或交易业务,它更像一个“比特币 ETF”的替代品,为希望获取比特币敞口的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利途径。除了 MicroStrategy 外还有:

  • Galaxy Digital Holdings Ltd.(GLXY):Galaxy Digital 是一家专注于加密货币投资、交易和资产管理的金融服务公司。截至 2024 年 11 月,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 30 亿美元。

  • Tesla Inc. (TSLA):特斯拉公司持有约 10,500 枚比特币,初始总价值为 3.36 亿美元,占比特币供应量的 0.05%。

挖矿型概念股则完全不同。Marathon Digital(MARA)和 Riot Platforms(RIOT)是该领域的两大龙头公司。它们通过建设大型挖矿设施,用计算能力换取比特币收入。挖矿型股票的涨跌除了受比特币价格影响外,还与挖矿的运营成本息息相关,特别是电力成本和设备更新周期。相比 MSTR,这类股票的风险更加复杂,因为它们不仅要面对比特币价格的波动,还需考虑挖矿难度、能源价格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多重影响。

  • 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MARA):作为美国最大的比特币挖矿公司之一,Marathon Digital 持续扩展其矿机数量和算力。截至 2024 年 11 月,公司总算力已达到 20 EH/s。

  • Riot Platforms(RIOT):Riot Platforms 在德克萨斯州运营着大型矿场,专注于比特币挖矿业务。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总算力提升至 15 EH/s。

  • Hut 8 Mining Corp(HUT):总部位于加拿大的 Hut 8 Mining 在北美地区运营多个矿场,专注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挖矿业务。截至 2024 年 11 月,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已超过 10,000 枚。

  • Bitfarms Ltd.(BITF):Bitfarms 在加拿大和美国运营多个矿场,专注于比特币挖矿。公司计划在 2025 年将总算力提升至 8 EH/s。

最后是服务型概念股,以 Coinbase(COIN)为代表。这类公司并不直接持有比特币,也不参与挖矿,而是通过提供交易、托管和支付等服务,从市场活跃度中获利。Coinbase 的业务模式更加贴近传统金融,收入主要依赖于交易量和用户活跃度。当比特币市场热度高涨时,这类股票通常表现出良好的弹性,但它们的波动性相对较低,且更多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此外还有 Block Inc.(SQ):前身为 Square,Block 通过其 Cash App 应用程序支持比特币的购买和销售,并为商家提供接受比特币支付的解决方案。

虽然这些概念股都与比特币密切相关,但它们的投资逻辑和风险特征却截然不同。直接持有型(如 MSTR)因其与比特币价格的直接绑定而波动最大;挖矿型股票则是通过挖矿盈利,具有能源成本和设备投入的双重风险;服务型公司虽然收入来源稳定,但其增长高度依赖市场热度。

结语

MicroStrategy 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一家企业如何押注比特币的成功实验,更是传统金融与新兴加密货币市场融合的缩影。在全球资本市场不断适应数字资产的浪潮中,MSTR 以其独特的金融策略与高杠杆模式,成为连接这两个领域的关键桥梁。然而,这种模式的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它究竟会成为一种可复制的成功范例,还是因市场波动和高风险而走向瓦解?无论答案如何,MicroStrategy 所带来的启示和争议,都为加密货币的主流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资本市场的未来增添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