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0 月 8 号,scroll 公布了空投信息,信息来源:https://scroll.io/blog/scr-token#scr-token-distribution

一共空投 150m 代币,第一轮空投的数量是 70m 代币,未来的 80m 在未来的一年到一年半发放。如果是按照 1.5 左右的价格来算的话,项目方大概给不到一亿美元的空投礼包。

图像

但是 scroll 的地址数量在大概 450 万左右:信息来源:https://www.oklink.com/zh-hans/scroll

假设有 100 万地址能拿到空投,其实给的数量屈指可数,如果按照 zk 的规则来,最后只有 60 万左右的用户拿到空投的话,那么人均只有 166 刀的空投奖励。和空投赛道曾经的辉煌相差甚远。

一:空投赛道的兴衰历程

1:uniswap

图像

uni 代币经济学


第一个空投项目 Uniswap 的规则是:只要有过交易,就可以拿到 400uni,如果做过 LP 那么就可以拿到 800uni,如果按照空投价格 4 刀来算,只要交互一次就可以拿到 1600u 的奖励。而且,空投比例是 60%。空投包价值 4.5 亿美元。

2:1inch

后来的 1inch 空投规则改为要交互 4 次以上,很多人都在尝试用 uni 一样的规则,而且当时空投赛道并不明朗,所以拿到的用户也是稀里糊涂的赚到,一直到一个转折点:DYDX

3:DYDX

图像

dydx 空投规则

DYDX 之所以是空投赛道的转折点是因为一个叫「矿工老马」的人在这个项目上赚了将近 1500 万刀左右,当时空投赛道刚刚明朗,没想到 DYDX 的规则是存钱就给,也造就了一批人压中了这个项目。

4:第一次反撸

在 DYDX 以后,空投赛道正式开始,涌现了大批 DAPP 有空投预期,比如 Opensea,Element,Beta finance,Opyn,Zapper,甚至是小狐狸钱包等等项目,以上都是我自己被反撸的项目,这是群众空投运动第一次被反撸,直到有人开始放弃。

这段时光也是我自己最疯狂的时候,上面提到的每一个项目我自己都操作 300 个以上,同时也是我第一次接别人的资金开始撸空投,我当时的信念就只有一个「主要撸不死,就往死里撸」,每一天起床就开始上号,对暴富的执念全部化作对鼠标的点击,当然,最后的结局就是一地鸡毛。我自己还自掏腰包赔付了客户一部分的资金。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寂静后,空投赛道中间出现过的明星项目有 ENS ,当是只要是买域名就给代币,而且续费的时间和空投代币的数量相关,这也是一个有不错收益的项目,一直到 ETH L2 赛道的崛起。

5:ETH L2 的崛起

在当时大家都去刷 DAPP 类别的项目,因为后期的项目是在太多,所以根本刷不过来,直到 OP 打破了协议类空投的趋势,同时也开启了公链赛道的空投。

图像

op 空投规则

在 OP 空投过后,一年之内 ARB 也开启了空投,这两个项目是绝大多数人在空投上拿到结果的项目,。

ARB 的空投堪称历史上最大的空投,项目方将近给了 16 亿美元的礼包,造就了一大批财富故事,同时也是项目方有史以来规则最宽松的一次。

图像

由于 ARB 的赚钱效应,让市场认识到公链赛道才是真正赚大钱的赛道,所以大家把经历集中在了 Zksync 和 Stark net,以及 ,linea L0 等项目。

6:衰落的转折点

Stark 依旧造就了一批财富故事,只不过规则开始变得严格,直到 zk 和 L0 有 90% 以上的人被反撸,大家开始意识到空投赛道的衰落,一直到这几天 scroll 的空投公布。

二:空投赛道的预期管理和市场心理

如果你从 uni 开始就经历空投一直到今天,就可以体验到,用户的预期在几个转折点之前是不断的在提高的,由于各种暴富故事,用户也会有「下一个就是我」的心理预期,而有的项目方也知道我需要用空投预期来让用户参与。

zk 之所以被骂的这么惨,其实是因为项目方没有满足用户的预期,或者是让用户大大的失望,因为他的同级别赛道项目都是给了将近 100 亿人民币的礼包,zk 的结果和用户预期的结果相差甚远。

而之所以 scroll 即便给的这么少,这么拉垮也没什么人骂他的原因在于:大家已经被 zk 管理好了预期,大家都不会觉得空投还是一个可以暴富的赛道了。

市场也经历了从 DYDX 和 ARB 两个高点的回落,但是从用户结果来看,大批人冲上去的时候,就是市场的顶峰,就是「当有更多人甚至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承担某一个风险的时候,承担这个风险的回报就在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 zk 的结果这么差,因为上的人实在是太多,大家的预期很一致,同时策略很趋同。

一直到现在 scroll 的空投发布,市场波澜不惊。

市场从 uni 开始经历了希望-狂热-破灭-希望重新燃起-再次狂热-再次破灭这个循环,而项目也是经历小赚-大赚-反撸-再次小赚等循环,市场就霍华德马克斯说的,就像一个钟摆,从恐惧到贪婪,然后再摆回到恐惧。而目前的阶段就是狂热后的一地鸡毛。

三:用户和项目方的双向疲劳和利用

从 uni 开始,其实想让用户尝试我的某项功能,而现在很多用户去参与项目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赚钱,项目方想要流量数据没有错,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游戏规则,这反而违背了最初项目方给用户空投的目的。

随着项目空投的越来越多,用户也越来越聪明,用更少的成本去达到项目方的最低空投规则,追求资金的利用率,从「尝试新东西」变成了「批量薅羊毛」。只要是有赚钱的地方,就不会缺用户,用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开始成立工作室去批量上号,而项目方也利用了这一点管理用户的预期。

用户想要的是赚钱,而项目方想要的是数据,我不相信项目方不知道有那么多用户在撸他们,他们也正好利用这一点去做漂亮的数据,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进来,项目方也开始卸磨杀驴,拿到了好看的数据后就不在意用户后期的结果。

最后就导致了用户和项目方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形成了一个矛盾和博弈,项目方又想要真实的用户数据,又不想付代价,用完了用户就抛弃,而用户想要的是空投,不在乎项目实际怎么样,并且在空投发布后就马上撤资走人。

我相信市场没有傻子,项目方和用户都不要自欺欺人,项目空投过后那个数据的鬼样子难道不是对项目的一个讽刺吗?

所谓的 ETH L2 天王如果没有空投预期的话,就是一条没有任何人用的鬼链,所谓的公链城市在空投过后也不过是鬼城一座而已,用户和项目方都是因利而来,因利而散。

四:我自己的一些空投经历

我从 uni 开始就拿到了空投,一直到 dydx,虽然没有大赚,但是一直有拿到,在 op 发币后,我意识到了 arb 一定会发,并且规则一定是类似的,最后却是预测正确,但是上的仓位不太够,错过了很好的机会,后来押注 stark 和 zk ,当时的逻辑是,我觉得 stark 的每一次交易都在 20 分钟左右,不可能在 zk 之前发币,所以 stark 上的并不多,只拿到了 7 位数的收益。

由于重仓 zk ,追求极致的资金利用率,最后拿到空投的账户也就 10% 左右,总之在我自己这段空投经历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开始的单打独斗,到后来的团队化,规模化管理,以及对市场有效性的体验,都让我成长很多。

最重要的是,我为我的偏见付出了代价,我坚持追求「最优」策略,坚持资金的极致利用率,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我想要的结果,虽然说最后结果不好,但是过程中我对一个大项目的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获得的了不小的收获。

虽然我 scroll 也不怎么看好,但还是上了 4 位数以上的账户,并且我不是只做交互,能看到现在空投的趋势从 pow 转向了 pos,所以如果还是用之前那套规则去操作的话大概率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五:未来的一些方向和思考

可以看现在的空投项目基本上都是从 pow 转向了 pos,从交互转向了质押,但是质押就意味着资金利用率,在现在的 web3 市场,同样的资金是否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这笔资金用在空投上是否划算,这是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质押获得空投的本质其实和理财没什么区别,你是否愿意用你的资金去做一个收益不透明的理财,同时还有一定概率的项目安全风险,从投资回报率来讲,这也是一个需要你去思考的问题,只有你能对自己的金钱百分百负责。

参与空投的目的是什么?是赚钱,那么有没有除了空投赛道以外的赚钱模式?我相信一定是有的,但是阻碍我们在其他赛道赚钱的不是能力,而是偏见和路径依赖,我自己就曾为自己的偏见付出了无数的代价,在铭文牛市最赚钱的时候,我自己还是把大量的注意力花在了空投上,并且由于靠着之前的认知转到过钱,并且还转到过不少钱,所以会对赚钱的路径有一定的依赖。

所以接下来无论你是个人,还是工作室老板,需要好好的审视自己,是否偏见和路径依赖阻碍了自己在其他赛道赚钱的机会?

我自己的思考是,只要是赚钱的赛道,我都会参与,我的目的是赚钱,不是一个赛道干到底,所以我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一个尝试的态度,任何赚钱的赛道我都回去研究。

所以在空投后还是进入 btc 生态,meme 等等赛道,他们的财富效应一点也不亚于空投赛道,我的团队在去年铭文牛市的时候,拿到了 pipe 10% 的筹码,如果按照高点来算,大概价值 1500 万美金,同时在 mubi 这个项目拿到了 200 万刀的利润,如果我依旧沉浸在空投的赛道,也不会看到这些机会,只有保持足够的开放,才能看到新机会,我相信其他赛道一定有赚钱的机会,只不过可能不在会是空投的赛道而已。

关于未来,我不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有什么先见之明,也不想为自己的偏见再次付代价,我会一直研究那些赚钱的赛道,可以赚到钱的赛道,对新鲜事物保持开放,放弃那个所谓的「空投大神」的称号,也放弃我曾经赚到过钱的那个安全感背后的价值观,拥抱不确定性,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相信市场会有我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