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不教人占卜,《老子》不教人炼丹。同样呢,《孙子兵法》不教人打仗!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原名并不是简单的《兵法》,而是《孙子十三篇》。

孙子,即孙武,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哲学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孙子兵法》之所以值得一读,并不是因为它会教你各种计谋去害人,而是因为它传达了深刻的反战理念,孙子是一位著名的和平大使。

正如武侠小说《葵花宝典》中开篇第一章所述,“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开头就明确提出了修炼这项绝技的先决条件。但《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则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战争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它关乎生死,关乎国家存亡,不可不慎重对待。孙子在这里明确表示,他不是在教我们如何打仗,而是在告诫我们不要轻易开战。

历史案例中,像日本的德川家康就是利用《孙子兵法》中的思想,比如“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即先确保自己能赢,然后再去打,最终稳稳地夺取天下,统治了日本200多年。

《孙子兵法》的影响力是全球性的,它不仅在中国,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甚至连美国前总统川普也曾在其Instagram账号上引用过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并在引用时注明了“来自孙子”。这表明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古代智慧依然具有影响力,能够被广泛认可和引用。

然而,《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不是36计走为上,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战略思维,这种思维强调的是通过智慧和策略来避免战争,而不是简单地依靠武力来赢得战争。

核心:不战而趋人之兵

《孙子兵法》之所以有名,源于它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应用。这个故事发生在吴王想要灭掉楚国的时候。那时,吴国的一位大将伍子胥向吴王推荐了孙子孙武,称赞孙子的谋略和打仗的能力非常出色。

吴王接见了孙子,而孙子对吴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是来教你打仗的。”孙子请吴王先听他说几句话再做决定。孙子首先提醒吴王,吴国旁边有个越国,那里美女如云,吴王可能心里想着要把越国也打下来,让所有的美女都来服侍他。

吴王听完孙子的话后,面带微笑,心里认为孙子确实是个有才华的人。孙子接着说,但如果吴王真的灭了越国,那么所有在他身边的女人都会变成仇人,她们会想要杀他复仇,因为他们的父母和孩子都被杀了,家庭和国家都被毁了。孙子问吴王,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安心吗?这是他想要的结果吗?

吴王听后,问孙子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孙子回答说,最好的方法是让越国投降,主动把越国送给吴王管理,这样所有人都会对吴王感恩戴德,而且吴王也没有后顾之忧。

孙子继续说,如果吴王真的发动战争,无论是打越国还是伐楚,都会面临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选将、选战场、选适组等,这些都是战争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策略:选将、选战场、选适组

《孙子兵法》之所以名声远扬,与它背后的故事密切相关。这个故事发生在吴王有意征服楚国之际。当时,吴国的大将伍子胥向吴王推荐了孙子孙武,称赞孙子的谋略和军事才能非凡。

吴王接见了孙子,孙子却出人意料地告诉吴王,他来并非为了教他如何打仗。孙子建议吴王在决定征战之前,先听他的一番话。孙子首先提到了越国,一个以美女著称的国家,他猜测吴王可能考虑过征服越国,让那些美女来服侍他。吴王听后微笑,心里认为孙子确实有才华。

但孙子紧接着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吴王征服了越国,那些被征服的女子就会变成吴王的仇人,他们可能会想要杀掉吴王来复仇。孙子问吴王,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否安心,这是否是他想要的结果。

当孙子与吴王讨论战争策略时,他提出了三个关键的考量点:

首先是选将的问题。孙子并没有直接讨论将领的军事才能,而是着重指出了忠诚的重要性。他问吴王,是否能够确定将领不会反叛,不会倒戈相向。孙子以伍子胥为例,虽然伍子胥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但由于他的楚国背景,吴王无法完全信任他,不敢将所有兵权交给他,担心他可能会背叛。这个故事细节揭示了孙子对人心难测的深刻理解。

接着是选战场的策略。孙子强调,战场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地理条件是否适合作战,更要考虑到战略上的灵活性,能否根据战局变化灵活进攻或撤退。战场的位置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子的这番话体现了他对战争全局的精准把握。

最后是选适组的问题。孙子提出,必须确保士兵适合特定的战场环境。他以曹操的水战失败为例,说明了即便是强大的陆军,在不熟悉的水战环境中也可能遭遇失败。这个故事细节强调了适应性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孙子还指出,战争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不是简单的战斗,而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全面规划。他提到,前任吴王因为好战而经常亲自出征,而现任吴王则是在城内治理,使城市安定,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也是他能够成为现任吴王的原因。

在这段对话中,孙子向吴王展示了战争策略的核心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仅局限于战场之上,更深入到了治国理政的层面。

孙子首先指出,前任吴王因好战而经常亲自出征,这种频繁的战争行为虽然一开始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必然会导致民众疲惫和资源的枯竭,因为民众所期望的是安居乐业的生活。

而现任吴王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选择留在城中,致力于治理和安定城邦,从而赢得了民心。孙子强调,正是因为现任吴王将城市治理得很好,才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这也正是他能够成为现任吴王的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孙子展现了他的全部智慧和所谓的“孙子十三篇”的才华。他将这些深奥的计谋和策略,浓缩在一个非常简单的点上——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是通过武力去征服,而是通过智慧和策略,避免战争的发生,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的兵法首先强调的是不战的理念。但如果战争无法避免,他提出了几个层次的应对策略,并用现代的语言和比喻来阐释这些古老的智慧。

首先是“上兵伐谋”:孙子认为最高层次的胜利是通过智慧和策略获得的。他提倡通过对话和沟通来解决问题,就像现代开视频会议一样,用情感和理性去说服对方,展示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不足,从而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达成目的。

其次是“伐交”:这涉及到通过外交手段来削弱对手。孙子用现代的比喻说,就像在网络上散布消息,用舆论来攻击对手,让他们感到压力和恐慌,最终可能自己选择放弃战斗。

再次是“伐兵”:这并不是指直接开战,而是指展示力量,相当于现代所说的“秀肌肉”。孙子建议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让敌人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打消战斗的念头。

最后,如果以上策略都无法避免战争,孙子提到了“攻城”作为最不得已的选择。他指出,如果决定开战,应该迅速决战,最好在六个月内分出胜负。这是因为战争的准备和进行需要时间,如果拖延太久而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举个例子,在现如今这个社会,有人可能会想,只需简单地发射一枚火箭,战争便开始了。你再看看俄乌之间的局势,起初只是发射了一颗导弹,那时,许多人可能会惊叹:“哇,普老板真厉害!”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战争也持续了几年的时间,各种问题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出现,双方都陷入了既上不来也下不去的僵局,局势也变得更加复杂难解。

《孙子兵法》中有一篇非常重要,它提出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的观点。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能够在每一场战斗中都取得胜利,这并不意味着所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孙子通过历史上的吴王举例,说明即使吴王百战百胜,最终却失去了王位。这是因为虽然战斗胜利了,但战争的频繁和持续却失去了民心,导致劳民伤财。

吴王在听完孙子的分析后,问道:“那你的意思是,实在不能打吗?如果我就非要打,该怎么办呢?”孙子对此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百战不殆”并不是指百战百胜,而是指在战争中,如果你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你就永远不会被击败。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够做到知己知彼,你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中用间篇分别有: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

当吴王询问孙子如何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呢,这时孙子引用了自己著作《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来作出回答。

1.因间:

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到的“用间”篇中,首先介绍了“因间”。所谓因间,并非指某种神秘的力量,而是指利用普通老百姓作为情报的来源。即使没有专业的间谍,也可以通过在城市中散播特定的舆论和消息,或者动员一些市民来提供情报。重要的是,因间的运用不依赖于个别人,而是要依靠一群人,因为法不责众——即便消息泄露,也不可能对所有市民进行惩罚。历史上,这种利用因间作战的方式在很多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刘备为例,他在逃亡时坚持带着老百姓,尽管军师建议他不要这么做。刘备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需要民众的支持,通过他们来散布消息,实际上就是运用了因间的策略。这表明刘备深谙《孙子兵法》中的智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便在困境中也能巧妙地运用情报战术。

2.内间:

孙子在"用间"篇中提到的第二种间谍是"内间"。内间指的是在敌方内部安插的卧底,他们隐藏在敌人之中,为己方提供情报。然而,如果这些卧底被敌人发现,按照常理,他们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就像电影《无间道》中所展示的那样,一旦卧底身份暴露,往往会遭到致命的打击。

但孙子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建议: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内间,也就是敌方的卧底,不要杀掉他。孙子的这一建议背后有深层的策略考虑。不杀掉被发现的内间,可以利用他们传递虚假信息回给敌方,从而误导敌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情报战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内间可以转变成反间,也就是双重间谍,为己方带来战略上的优势。

3.反间:

孙子在"用间"篇中提到的第三种间谍是"反间"。反间是指将敌方派来的间谍转为己方所用,使其成为双重间谍。这种策略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心理战术。

当发现间谍时,孙子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机会,因为这名间谍不仅了解敌方的信息,也了解己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情感和理性去说服这名间谍,通过善待和诱导,使其转而为己方服务。

一旦这名间谍被转变为双重间谍,他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己方可以利用他传递虚假的信息给敌方,从而迷惑敌人,使敌人做出错误的决策。这种策略在战争中可以带来重大的战略优势,甚至可能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

4.死间:

孙子在"用间"篇中提到的第四种间谍是"死间"。死间是指那些执行任务时可能无法返回的间谍,他们的角色是一次性的,为了完成特定的情报任务,他们可能会面临极大的风险,甚至牺牲。

这里可以通过一个现代商业竞争的案例比喻来说明死间的概念。在这个比喻中,一家公司想要恶意收购竞争对手。为了获取不明确的内部信息,公司派出一位美女秘书与对方领导建立联系,在一次晚宴上,秘书假装醉酒,与对方领导建立了亲密关系,并透露出对对方的崇拜,以此让对方放松警惕。

这位秘书本身并不知道自己公司的真实意图。在晚上,她让目标人物关掉手机,然后在他沉醉于赞美之中时,公司突然发动收购,第二天对方醒来时发现公司已经被收购。

在这个故事中,秘书的角色就像是死间,她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了自己,因为她可能无法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5.生间:

生间,这个名字可能对许多人来说比较陌生。生间是什么?它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报收集者,他们以商人或商旅的身份穿梭于古代各国中。这些生间表面上从事各国贸易活动,但实际上,他们是由政府资助的,目的是为了搜集其他国家的情报。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间的角色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在现代社会,情报收集者可能不再需要以商人的身份出现,但他们依然需要具备类似的隐蔽性和适应性,以及在复杂环境中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现代生活中,如果你想做生意,这五间你都需要在各方面弄明白。只有全面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在商业竞争中取得成功。

吴王在听完孙子的分析后,突然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他问:“如果按照你这么说,我现在似乎什么都没有,那么我现在是不是就不能发动战争了?”

孙子回答说:“战争的胜负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的目标是伐楚,我们可以从结果出发,反向推导。在反推的过程中,你能找到的机会越多,我们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大。”

孙子继续解释:“如果我们想要伐楚,首先我们需要反间一个人。我们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比如他是我二姨夫表姐夫旁边的邻居,所以这个人肯定能信得过。”

孙子进一步说:“有了间谍之后,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兵力是否充足。你再根据反推成功的几率来评估。掌握的实际情况越多,证明这场战争获胜的几率就越大。真正的战争是不需要实际开打的,只需要通过反推,你就能知道胜负。这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

然后最后总结了一句话,叫“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句话的意思是,胜负的输赢不在于我们自己,而在于敌方。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不符合,那就代表时机未到,我们需要等待那个机会的到来。例如,在历史上,曹操最终没有统一天下,而司马懿却能成功,并不是因为司马懿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当时的整体情况是诸葛亮不在了,东吴也不行了,所以司马懿必须站出来称王、称帝。

再比如,姜子牙为什么70多岁才出山?因为早年天下没有大乱,民愤没有激起,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未到,姜子牙只能等待。但当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时,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打,一定就是要迅速取而代之。这时,你不是赢在你自己的能力上,而是敌人输在自己的破绽上。

等待敌人犯错误,这是川普最喜欢的一句话,他甚至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发布在Instagram上:“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兵者,诡道也”中的“诡道”,我以前的理解是出其不意,让对方措手不及。比如,如果有人说你敢来跟我赤裸空拳的打一下仗吗,我这边背后派出100个人群殴他,这就叫诡道吗?不是的。

孙子讲的诡道,我认为就是装孙子,不是装逼。我不行我没有这个心思,然后出其不意,啪~给你一拳,然后不停地道歉,突然再啪~给你一拳。所以,装孙子的核心是出其不意,在周围人都不注意你的时候,他们正在打,但我已经有这个想法了,我必须要兵者诡道,那我必须得找准机会,一次致命。

先装孙子,然后再当爷。

我之前一直以为《孙子兵法》只是讲阴谋诡计的书。但最近,我亲自阅读了这本书,并且听了一位专门研究《孙子兵法》的朋友讲解,我感到受益匪浅。听完他的讲解,我再回头看这本书时,我发现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开始意识到,孙子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家,他更是一个哲学家,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我以前看电视剧,总觉得孙子用兵如神,庞涓也不错,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现在我终于明白,孙子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和平的使者。他通过深入的分析,让人明白战争的胜负,从而避免无谓的战斗。

孙子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君王会无缘无故地顶着丢掉王位和权力的风险去冒险打仗。他们都是在认为自己完全能赢的情况下才会去战。孙子在其兵法中所传达的深邃智慧,在于能够洞察战争的潜在风险与不确定性。他不是简单地教授如何作战,而是教导人们如何识别并避免那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

所以,孙子的历害之处在于,他能够通过智慧和策略,避免战争的发生,实现和平。这正是《孙子兵法》真正的价值所在。

通过这次学习和思考,我对孙子和《孙子兵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更加敬佩孙子的智慧和远见,也更加明白为什么《孙子兵法》能够跨越千年,依然被人们传颂和学习。这是一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入研究和领会的宝典,应当被世人奉为圭臬。

#孙子兵法 #思想 #谋略 #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