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川,dappOS 研究负责人
前言
一直以来我在 Web3 的输出是以做投研、写研究长文为主,在今年 10 月之前我虽然也在一些 Meme 上赚过钱,但一般是把它当做板块轮动的热点标的来看,并没有系统性的去研究怎么玩 Meme。但一方面我越来越意识到在这个周期中 Meme 作为新型注意力经济的地位,另一方面我所在的项目 dappOS 下一阶段将推出的意图交易所也和 Meme、交易相关。
因此在大概两个月前开始,我开始深度系统性的研究如何做 Meme 交易。正好赶上了一波 BTC 和 Meme 的牛市,收获也相当不少,从一开始只打算玩玩的本金 10SOL 一路滚到了 1000+SOL,翻了 100 多倍。最近趁着 Meme 热度有所退却,我也把前段时间的交易心得整理如下,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总论:你在赚什么样的钱?
在市场中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要做到长期稳定盈利,你必须要清楚你每一笔交易背后的逻辑,也就是搞清楚你在赚谁的钱。如果你在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就急急忙忙上车了,那你大概率就是市场中亏钱的那个。
实际上不同交易员都有不同的风格,这段时间总结下来我比较擅长赚两种逻辑的钱:
1. 新热点情绪的钱;
2.优秀叙事标的底部爆发的钱;
由于两种交易的底层逻辑不同,所以在标的选择、入场时机、离场时机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将详细分享。即使是交易所里面的「VC 币」,在当下币价上涨更多基于情绪传播和而不是基本面的背景下,有些交易逻辑也是适用的。
一、热点情绪的交易逻辑
1. 如何选择标的?
在牛市之中,如果一个新热点新概念出现并开始裂变式传播,那么相应 Meme 的价格会形成连续猛涨的态势。
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币价一路猛涨,基本不带回调或者即使有短期回调幅度也不超过 30%;Twitter KOL、微信 /TG 群、新闻媒体开始大量发文讨论这个热点概念,一开始以喊单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出现一些中性 / 负面评论。这些评论的出现是裂变传播的标志,说明这些人看到了其它人在喊单讨论,自己不太看好没有上车,但觉得这是热点有必要点评一下。
要抓住这种机会,有两个方法:
a. 经常的刷 Twitter、刷 GMGN 里的热点标的,并且要对叙事的传播强度有一定判断力。比如 $BAN、$RIF、$LUCE 的叙事都各有角度和新意,而像 $DOGE、老鹰等从传播角度来看也是有力量的;
b. 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到,在看到一些 Twitter KOL 发文、一些群友说话的时候,也可以分析判断这个项目处于裂变传播的哪一个阶段,如果认为这个项目处于裂变传播的初期,也是一个进场的时机;
一般来说按照我的选币偏好,在决定入场的时候这个币的市值一般在 5M-50M 之间。低于 5M 的币往往都是已经上车的人在各处喊单,非常脆弱,并且背后不一定有强庄,很容易一波流直接归零;高于 50M 的币赔率就不够高,就算要进场也要控制仓位。对于高于 50M 的热门币,我更喜欢赚它回调后底部爆发的浅。
2. 如何入场?
此类标的在决定要买入的时候,就需要第一时间进场。因为你赚的就是热点情绪的钱,你押注的就是这个叙事可以得到裂变传播、或者是你正处于这个裂变传播的上游。如果等回调的话,很容易等不到你心理的价位,然后看着价格一路高涨、各路 KOL 各种角度分析这个 Meme 的星辰大海的时候拍大腿后悔、追高进场,最后被套。
不过实战中,为了有相对较低的平均成本,如果这个标的正处于快速拉升状态的话,我会考虑进预定仓位的 40%,然后在出现了 20-30% 左右的回调的时候买入剩下的 60%,一直不小幅回调的话就不补仓了。如果这个标的当前处于横盘 / 下跌状态的话,我就会一次性把所有仓位打满,之后不会考虑补仓的问题。
入场的时候如果仓位比较大,我会学习惠姐的三钱包方法,将资金分成 20%、30%、50% 三个新钱包去买入,一定程度上降低被定点监控的风险,并且方便后续离场的时候控制仓位。
3. 如何离场?
如果上涨了:大宇哥 @BTCdayu 推荐的 15 分钟趋势线止盈法是实战起来比较管用的,因为我们赚的就是情绪的钱,如果 15 分钟趋势线跌破的话容易出现连环踩踏式下跌,此时就是阶段性止盈的时机。一般来说我会在三次上涨后跌破 15 分钟趋势线的时候依次出 30%-50%-20%。但如果显著出现上涨后回调到成本线附近,我一般会考虑全部卖出剩余的仓位,防止进一步回调后盈利变亏损;
(附:大宇哥的 15 分钟趋势线止盈法讲解视频链接)
如果直接跌了:如果在买入以后这个币再也没有上涨高过成本价,说明是选标的的逻辑出了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在成本价的一半附近考虑止损;如果这个标的确实是好标的,叙事有二次爆发的空间,一般来说还会有更低成本的再次进场机会。
二、优秀叙事底部爆发的交易逻辑
1. 如何选择标的?
即使是一些第一波爆发市值就超过 50M 甚至 100M 的优秀叙事,往往也会出现 70-80% 左右的深度回调,比如 $MOODENG、$AI16Z、$BAN、$LUCE 这些后来市值都稳定 100M+ 的 Meme 币在第一波爆发后都有深度回调的时刻。
这一方面是情绪潮起潮落的自然结果(可以看年初 $SLERF 刚开盘的 K 线走势,当时 $SLERF 早期不可能有人能预先坐庄,那个 K 线就是最经典的纯散户 PVP 的自然 K 线),另一方面也是庄家需要通过大回调来出货盈利、让更多人有机会上车、拉高众人的平均成本以便下次爆发。因此赚这种逻辑的钱,就需要先判断这个叙事有没有持久力、有没有二次爆发的可能性。
如何判断一个叙事是否会二次爆发也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事情,由于有时候这和背后庄家的操盘逻辑相关,我们只能尽可能提高胜率而不可能做到 100% 全胜。一般来说我觉得大概率会二次爆发的叙事,会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
1. 有很强的独特文化的社区,且不局限于华语圈(比如 $NEIRO、$ACT、$ELIZA);
2. 概念本身和远期某个确定发生的大事件相关(比如 $BAN、$LUCE);
3. 本身具有一定的科技基本面属性,会不断成长,且受益于相关赛道爆发(比如 $GOAL、$RIF);
而以下叙事出现一波流的可能性较高:
1. 概念本身和已经发生的某个事件相关,且出现后续事件概率低(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人们的注意力会慢慢转到新的事件上);
2. 名人喊单,比如马斯克概念、特朗普概念、V 神概念、CZ 概念(名人会不断发文产生新的概念,注意力会被分散,而且名人概念的 Meme 币一般是临时产生 + 野庄进入,你会同时看到大量的同名盘,可能第一波过后庄家就跑路玩新的概念了);
3. 相似叙事概念中的非龙头(一波爆发 + 回调以后资金更倾向于进场龙头,而不是龙二三四五);
2. 如何入场
此类标的一定要等到深度回调以后再进场,要相信大回调一定是有的,真的出现没有 50% 以上回调一路从 10M 涨到 1B 的 Meme 那这钱我们也不去赚。一般来说我习惯在看到这个币深度回调至少 70% 以上,且底部横盘时间超过 2 天以后再找机会进场,进场的点位是在横盘区间的中底部。对于一些回调幅度没有那么深的币,比如 50% 左右,如果很想上车的话我一般会考虑进 40% 仓位。
注意由于这是一个埋伏爆发的逻辑,可能会出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 1-2 周)标的仍然处于横盘区间、出现轻微亏损的情况,会占用资金的流动性。所以埋伏的时候也要注意仓位控制,避免出现重仓埋伏某项目结果看到新机会后只能割肉来获取资金的情况。
这里也聊一下做波段的问题,虽然同一个币我可能会多次进场 / 离场,但每次进场或者离场的逻辑都是属于两种交易逻辑中的一种,在入场的时候就清楚了我在赚什么样的钱,怎么离场。如果只是单纯的看 K 线高抛低吸,很容易会出现卖飞 / 被套的情况,因此我在这里是不太推荐的。我也没见过哪位高手靠做 Meme 波段能够长期赚钱的。
3. 如何离场?
如果上涨了:由于赚的是叙事爆发的钱,这种交易期望的赔率是比较高的,因此第一次突破横盘区间再回踩的时候一般不止盈。在标的至少上涨 50% 之后,再考虑用 15 分钟趋势线止盈法来分批止盈。由于二次爆发的叙事一般来说是比较强劲的,最好留 20% 的尾仓格局一下,期待上币安之类的大机会。
如果直接跌了:如果一直不涨,确认跌破横盘区间的底部(比如过了一段时间还没上去,或者跌的非常快直接比之前底部还要低 20%),链上标的就要坚决止损,虽然说在大交易所内的山寨币中庄家拉盘前往往会来个假跌破来吸收更多筹码、让人下车,但由于链上 Meme 普遍池子不深,一旦出现跌破 2 天以上横盘形成的关键支撑位,往往出现的是连环踩踏式下跌,因此不要幻想这是「庄家在试盘」。如果是币安 /OK 等大交易所里面的标的,由于流动性好且庄家倾向于这么操盘,确实很可能出现「假跌破」的情况,可以酌情再观望一段时间。
推荐关注的 KOL
在 T9witter 的 Meme 交易领域也有不少优秀的 KOL,其中有四位是我非常推荐大家关注的,我也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巫师(@0xcryptowizard):$ACT 一战成名,对 Meme 交易有很深的理解,写的新手教程和一些对标的的点评都非常有价值。巫师置顶的 Meme 教程是非常适合新人入门的。
惠姐(@0xmagnolia):实战分享 KOL,$MOODENG、$BAN 都是惠姐的成名战役,一些关于如何实盘、如何交易的内容甚至被整理成惠经,非常大家值得学习。$BAN 的复盘长推里面不同时间段的解读和评论区的互动也非常有意思。
大宇(@BTCdayu):对热点的捕捉非常有感知,很多新叙事出现或者旧叙事即将爆发的时候都能捕捉到并且发在群里比如 $PNUT、$LUCE、$RIF 等等,群里也有很多其它高手共同交流分享。即使只看公开的推文,对理解热点、情绪也是很有帮助的。
麦总(@Michael_Liu93):机构背景,对 Meme 是新时代注意力经济的理解非常超前,如果你是 VC、研究员、技术出身到现在还看不上 Meme 的话推荐看一下麦总的几篇长推;一些从 dev、庄家视角的解读也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