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在其6月2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对金融资产代币化发展现状的深刻见解。

报告指出,尽管代币化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关键的临界点,显示出技术成熟和经济效益的可衡量性,其在主流市场的广泛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麦肯锡强调,资产数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技术的成熟度和经济效益的显现,使得这一进程看似不可逆转。然而,即便存在这种积极的势头,代币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面临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其成为市场主流的步伐。

报告中提到,代币化已经从初期的试点项目阶段过渡到规模部署,一些大规模应用的月交易额已经达到了数万亿美元的规模。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麦肯锡指出,由于所谓的“冷启动”问题以及其他监管、技术和运营上的障碍,代币化技术的主流采用仍然难以实现。这些问题包括流动性和交易量的限制等问题,限制并阻碍了建立一个稳健和活跃的市场。

 “冷启动”问题:流动性和交易量的限制

麦肯锡在其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代币化过程中的“冷启动”问题,这是一个主要的挑战,它涉及到流动性和交易量的有限性,这两者对于建立一个健康和稳健的市场至关重要。如果缺乏发行人和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代币化技术所承诺的优势,如提高资产流动性、加快交易结算速度和提升市场透明度等,将难以实现。

同时,报告中还提到,冷启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由于市场上代币化资产的数量不足,潜在的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担心流动性不足和市场深度不够而犹豫不决。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麦肯锡认为需要有能够带来明显且可证明好处的用例,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和扩大市场准入,这些用例能够展示代币化技术的实际价值。

报告还举例说明,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已经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这表明在某些领域,代币化技术已经开始展现其潜力。

代币化资产的增长前景与采用浪潮

与此同时,麦肯锡在其报告中对代币化资产的未来增长做出了乐观的预测。报告预计,到2030年,代币化资产的总市值有望达到2万亿美元,如果市场发展更为乐观,这一数字甚至可能翻倍至4万亿美元。这一预测反映了共同基金、债券、交易所交易票据(ETN)、贷款和证券化等资产类别对代币化趋势的推动作用。

报告同时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分阶段进行,初期将集中在那些能够提供可靠投资回报和可扩展性的资产类别。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市场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够迅速实现效率和价值收益的领域。

麦肯锡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些早期成功案例,如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已经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此外,在借贷领域,基于区块链的平台,例如Figure Technologies,已经促成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发起量,这些案例展示了区块链技术在提高效率和透明度方面的潜力。

麦肯锡最后强调,代币化的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和市场基础设施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合作。这些合作对于建立最小可行价值链至关重要。同时,金融机构需要评估其产品套件,并将这些评估所得出的战略重点与市场机会相结合,以确定哪些资产类别能够从代币化中获得最大的利益。#麦肯锡 #资产代币化 #加密资产 #金融投资

结语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揭示了金融资产代币化技术虽取得显著进展,但要实现其在主流市场的广泛应用,仍需克服包括“冷启动”问题在内的一系列挑战。然而,尽管存在障碍,报告对2030年代币化资产市值的增长持乐观态度,预计可达2万亿美元甚至更多。这一增长前景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逐步成熟和资产类别的逐步代币化,预示着金融市场将迎来新的变革。

为抓住代币化技术带来的机遇,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需加强合作,共同构建起支持代币化资产稳健增长的生态系统。这要求他们深入评估并识别出最具代币化潜力的资产,同时确保战略与市场机会的紧密结合。通过这种协调一致的努力,代币化技术将有望释放其在提高市场效率和透明度方面的全部潜力,为金融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