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将ACE/SAGA/RON/XPLA四条游戏Layer1进行了一些基础数据的比较同时还进行了一定的观点延伸。

本文标题大纲

  1. 每个项目的简介与异同

  2. 综合比对后,哪个更值得关注

  3. 近三个月的二级走势表现

  4. 空洞的需求和旺盛的VC押注,游戏基础设施的护城河在哪?

注1:本文所统计的4个项目主要是游戏赛道的Layer1,后续大概率会有L2+L3的同赛道观点进行产出

注2:本文仅做观点分享,无任何营销倾向,若本文对你有所帮助,点个赞即可

1.项目异同与差异化

我用其使用的技术框架对它们进行了划分,正好4个项目里:2个属EVM系,2个属COSMOS系。

这两个派系也是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两个基础设施团队,不过SAGA不同的是还加入了模块化的概念在里面。

  • ACE和RON基本等效于以太侧链

这两个派系的特点是,COSMOS的个性化和灵活度会比EVM整体更高一些,而EVM则占据了主要的行业开发者市场(两者并非不能够兼容)。

并且4条游戏链基本都是采用当下主流的POS共识机制

即使是RON采用的POA+DPOS共识,也是一种相对复杂的POS设计而已。

这种机制的特点是往往在项目早期,协议节点的筛选往往会依赖于中心主体的选取,当然这和游戏这个赛道的调性也是吻合的。

这同样也意味着,采取这一设计的Layer1,很有可能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中“既当球员,又当守门员,还当裁判”,这样意味着早期的筹码会向某一主体有较多的倾斜。

(即使它们在公布的通证设计中,团队/机构/社区这三方的分配都看起来平均合理)

这里面 $RONIN  和 $XPLA 是发行较久的,这里面RON曾在过去就诞生过热门的游戏生态,对比后者更受市场关注, $XPLA 在今年才初步展现较强的活力。

不过 $XPLA 最引起我关注的是有育碧作为验证者加入,也是因为先关注到了这个才有的这篇文章,只是因为 $XPLA 我看了一下,各方面都稍微有点空洞,尤其是在技术上的,所以就加入了另外几个标的作为对比。

2.市值、流通及社交媒体数据比对

下方的图表中统计了4个标的市值及社交媒体(X)方面的可比对数据,如果我们以相同的目标市值去评判,那么无疑XPLA的投资回报率会比其他标的要更高。

因为它目前的流通市值水平是4个标的中最低的一个,待释放的代币比例是4个标的中倒数第二的。

在社交媒体的运营方面,RON的X账号运营最为活跃,但相对的内容质量就没有那么高,以致于其粉丝数量和过去七日的平均浏览量水平对比起来最低,而XPLA由于其分母(粉丝量)基数小,因此其平均浏览量于粉丝数量的比对比例最高。

综上所述,如果仅从两个维度去判断游戏Layer1这4个项目的潜力的话,那么XPLA无疑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 (目前XPLA并未在 #Binance 上市)

但没上市并不意味着它具有很大的上市可能,只是说它对比其他标的来说有更大的上所空间。

3.过去3个月市场走势比对

在下图所列出的四个标的中,有三个是已经上线了 #Binance  了的,从走势波动情况可以看出前三者对比$XPLA其实存在着明显的流动性优势。

先对比前三者:因为都上线了Binance,其中 $ACE 和 $SAGA 又都是LaunchPool的新币,走势上看 $SAGA  无疑是走的最差的,而 $ACE 在过去三个月里面高低点波动反倒表现较好(但如果拉出总的走势的话,就不一定了);

再对比三个市值差不多的标的(除 $RON 之外),它们都有在本月走出过去三月里的低点,当前均处于反弹趋势段里面, $XPLA 的反弹力度会相对强一些,ACE次之,SAGA最弱。

因此总结:结合SAGA待释放的份额是4个标的里最高的,那么在Binance系的三个标的里,最好避免选 $SAGA ,而在相似的流通市值水平中,选择 $XPLA 会有更好的后市预期。

4.空洞的需求和旺盛的VC押注,游戏基础设施的护城河在哪?

游戏和Layer1的结合,还无法确定当下的框架可以成为Web3游戏更好的载体,但可以确定的是游戏+Layer1同样也是游戏赛道估值逻辑最大的一个类目。

但这种类型的Layer1要相比其他更广泛需求的L1要更窄,但比当下较为流行的一些应用链又更宽一些。

  • 处于Solana那样的通用L1和应用链之间的这种情况

并且在开发和维护上面,懂游戏和懂区块链这两件事在目前来说很大可能是分开的,随着全链趋势的流行,会将最底层的理解难度又上升一个层次。

因此目前的底层框架姑且可以被认作是一种拔高估值逻辑的动作,实际背后还是由1-2个开发团队去主导某个游戏链的当下发展和运营,并没有什么外部的正经游戏厂商支持。

和这一逻辑相悖的是,作为一个游戏基础设施,链上的活跃和持续发展是依赖于生态的,但是当前已知的Web3团队规模似乎并没有独立撑起一条游戏链生态的能力和规模。

因此需要引进外部的开发者和游戏厂商到链上开发(垂直于Web3游戏的团队数量我认为并不足以长期撑起一条Layer1的估值)

但因为行业本身对游戏的“原需求”规模同样无法对传统游戏厂商带去足够的吸引力。

目前的情况就是:一级市场的VC仍旧在不断押注游戏这一赛道但是下游的实际需求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空洞(此前有一个统计,一级游戏市场的VC投注,有七成是Web3赛道的)。

因此未来一个游戏基础设施的护城河,我认为并不来自于团队本身给链上带去了多少的原生游戏生态,而是获得了多少传统游戏市场的[独家授权],由此来带动原本市场在原有游戏体验的基础上,对通证经济的需求。

  • (这个护城河逻辑有些类似于体育板块的CHZ)

让一个游戏爱好者进入Web3似乎比让一个纯投机者爱上游戏会更加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