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人类时间来计算,今天,也就是2025年1月4日(北京时间),才是比特币正好16岁的生日。因为2009年1月3日比特币主网正式上线的时间不是北京时间,如果要按照北京时间算,比特币主网正式上线的时间是2009年1月4日。不过这个不重要,因为比特币里面没有时间的概念,只有区块。比特币的系统里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概念,从0区块开始,一直延伸下去,只要还有1台矿机在工作,只要还有1台电脑在运行,比特币将永远存在。

2009年到2025年,这个世界已经翻天覆地换新颜,有的越来越好了,有的越来越差了。每个人都被这个时代裹挟向前,或被迫或主动,适应着这场由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交织而成的洪流。有的人选择拥抱变化,有的人选择抵抗,有的人甚至选择逃避。但比特币的存在,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它不在乎时间的流逝,也不在乎世俗的评价;它只在乎那一笔笔交易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只在乎那一个个节点的参与和验证。

这个时代的确变化得太快,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技术在进步,经济在波动,社会在分裂。我们似乎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选择,但也更容易迷失方向。在这样的时代,比特币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是一种资产,它更像是一种希望,一种宣言——告诉我们,个体可以在系统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和位置。从今天的区块追回到比特币的第0号区块,上面还记录着中本聪的“留言”,这句话永远的刻在了比特币的网络之中,凝聚在所有人的共识之中,甚至比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更能永久的留存下去。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 年 1 月 3 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这一行文字,是比特币的起点,也是中本聪借用事实给世界提出的思考题,而答案已不言而喻。比特币的白皮书就是最好的答案,它不是冗长的论文或激昂的宣言,而是通过一行行简洁的文字和一段段精妙的代码。它告诉我们,技术可以重塑信任,个体可以摆脱对中心化机构的依赖,金融可以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

比特币的诞生,不仅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挑战,更是对一种全新可能性的探索。中本聪留下的这行文字,就像一颗种子,埋在了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中。

随着时间推移,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了一片去中心化的森林。每一笔交易、每一个区块、每一台矿机,都是这片森林的一部分,共同构筑起一个无需信任第三方的金融体系。中本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未来会怎样,但他用行动和代码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而这些代码,正是这条道路的起点。它提醒我们,问题的答案往往就藏在问题本身之中——当我们质疑现有体系的缺陷时,新的可能性已经在悄然孕育。比特币的故事,正是从这行文字开始的。而它的未来,将由每一个参与者共同书写。

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这是比特币网络的第一个地址,被称为“创世地址”。更可以100%确认,这绝对是中本聪的比特币地址。虽然现在中本聪依然没有现身,但这个地址已经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圣地”。这个地址中存有50枚比特币,它们是比特币网络诞生时挖出的第一笔奖励。尽管这些比特币从未被移动过,但它们的存在就像一座灯塔,提醒着所有人比特币的起点。这个地址不仅仅是一个钱包,它更像是一个时间胶囊,封存着中本聪的愿景和比特币最初的纯粹。也有很多人会给这个地址发送比特币,算是另一种充满精神寄托的仪式感。我也曾经是其中一员,曾经每年的1月4日我都会发送当时价值1美元的比特币到“创世地址”。

现在这个地址里一共有100枚以上的比特币,均来自比特币网络的其他用户。甚至可以说,发送到这个地址的比特币,几乎等于被“销毁”。许多人曾试图破解这个地址的秘密,甚至有人猜测中本聪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动用这些比特币。但无论外界如何猜测,这个地址始终静静地躺在区块链上,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完成的故事。它的存在,既是对比特币历史的见证,也是比特币安全性的绝佳参考,更是对未来的某种隐喻——比特币的命运,终究掌握在每一个参与者手中。一个冷知识,你甚至可以访问https://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com这个网站,看到比特币的白皮书依然贴在上面。也算是另一种赛博朋克风格的致敬。这个网站是我做的比特币的故事,远未结束;它的意义,远超想象。它不仅是技术的奇迹,更是人类对自由与信任的永恒追求。正如那行刻在创世区块中的文字,它将永远提醒我们:问题的答案,往往就藏在问题本身之中。而比特币,正是这个时代最深刻的答案。

#比特币诞生16周年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