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密货币面临的问题
存量博弈的困境:在流动性存量博弈的背景下,共患难易,共富贵难。项目上线前,投资者、项目方和羊毛党共同合作,形成对交易所的合作(co-buidl),但一旦项目上线,投资人和羊毛党之间的利益就会对立。投资人希望在代币生成事件(TGE)时获得更多,而项目方则希望减少套现压力。然而,上线后项目方又需要社区的支持,因此社区部分成员需要保障,最终苦了投资者,尤其是在大交易所上线时,锁仓期可能会被延长。
增量模式的挑战:适合现金流业务的增量模式存在退出机制问题。例如,2021年的NFT热潮,许多项目依赖牛市流动性进行一次性交易,收入多为一次性,二级市场的分成仅在短期内可观。投资者的估值基于发币预期和不可持续的高额分红,这并不是理想的退出机制。项目方在牛市中继续运作的收益不如迅速开新项目来得快。这种模式在牛市中性价比高,但投资者未必能获得相应的退出机会,这是2021年的教训。
在没有真实增量用户的情况下,纯存量博弈是一个规模逐渐缩小的无解局面,只能延缓其发生。假设未来真的有一波能为项目方带来正向现金流的行情,是否需要更好的融资方式?
潜在的正向现金流方向
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网络(DePIN):DePIN天然是矿机盘,可以通过销售矿机提前回款,形成现金流。但这部分销售以空投为吸引,未来需要通过代币形式线性释放偿还。
Telegram 生态:拥有9亿用户的潜在增量市场,若能成功运作,可采用类似小程序的IAP+IAA模式,通过计算流量投放的ROI,在特定时间段和规模内实现复制。然而,这类项目如同赚钱的烧饼铺,虽然盈利且毛利高,但真正能上市的少,叙事不足,估值也不如基础设施项目来得稳固。
滴灌通融资方案的引入
滴灌通是由香港联合交易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等人推出的融资模式,核心机制是每日收入分成合约(DRC)。简单来说,就是基于成功的财务模型进行放贷,从每日经营现金流中分成返还投资人。分成比例可根据回款情况调整,最差情况下投资额可能归零,但若经营良好,回款后可逐步降低比例,甚至设置最大回款上限。
在加密货币领域引入滴灌通,可以约定条款:若项目在TGE前有收入,则需分配流水的x%给投资人;当TGE时,若投资人已回收x%的投资款,则减少代币持有比例,或同意其他调整锁仓期的条款。
可行性分析
滴灌通之所以可行,是因为电子支付的成熟,使得通过统一销售订单系统对门店订单和收入资金进行管控成为可能。而加密货币支付在链上,技术上更易追溯,智能合约也方便定制化设置。如果项目方采用链下支付,说明其有突破圈层的能力,分不到成也合理。
潜在好处
增加投资者退出选择:若项目无收入或失败,与原有投资无异。但若有收入,投资者可通过稀释未来代币提前回款,降低风险。这样投资者在面对小而美的项目时更容易投资,不会再遇到类似卖节点却无回报的情况。
增加融资选择,承载更大资金:以Telegram生态项目为例,若未来小程序可实现IAP和IAA模式,则无需纯靠空投吸引付费,完全可包装成现金流理财产品进行融资,不稀释币权或无需发币,为投资人提供股权外的投资形式。
项目方可提前回收代币,减少后续抛压
总结
如果未来加密货币领域通过新渠道找到可复制的mass adaption模式,并产生正向现金流,同时业务适合小规模运作而非大规模上市,滴灌通模式值得参考。
有文章提到,滴灌通实质上类似于伊斯兰金融中的二级Mudaraba合约,禁止收取利息,但可通过融资实现盈利或费用收取,投资者也因此获得分红。回顾当前的币圈,以太坊的restaking生息套娃过多,是时候引入“绿色”金融为币圈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