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无事,试用了一下Particle Network的统一账户,这个和我之前的一个跨链的产品理想很相似——就是不把跨链做成桥的形式,而是做成一个统一账户(universal account),通过充值+提现来完成跨链。

大家回忆一下,你上一次用跨链桥是哪家,可能反而不是L0这些,而是中心化交易所,没错,就是比如BN,OK。

原因一是费率相对便宜,二是大家太熟悉这个充值+提现的场景了。其深层原因是:很多人对未知的场景,例如跨链授权、等待到账等,往往感到恐惧。

@ParticleNtwrk 这个有意思的点就在于,它提出自己要做链抽象(虽然“链抽象“这个说法本身就很抽象)。通俗来说,就是给你的多链弄一个虚拟的统一账户,然后允许你使用、调度其他链的流动性。

举个例子,如果想跨链,需要先往这个账户充值(deposit),到账后,通过交易(transfer)来跨到其他链或者指定账户。所以,比起跨链桥,它其实更接近BN或者OK的体验。

这个产品的设计比较讨巧,为什么呢?

传统跨链桥,大家对于【授权】和【等待到账的真空期】这两个环节,其实有一定的未知恐惧,尤其是很少跨链的朋友,担心不小心点了恶意授权,担心跨链卡在中间某个步骤,担心未知风险。

而Universal Account,用的则是【存入】和【转账】,这个两个操作想必大家熟悉得多,自然而然,使用起来心理压力要小得多。

做UX(用户体验)其实就是从这种点滴的细节上积累的。

而且Universal Account的转账也相当快,充值和提现全流程大概1分钟内就完成。我理解可能是在一些特定金额范围内做了类似极速模式。毕竟,BN充值OP USDT要上百个区块,提现还要审核,慢的时候也要二三十分钟。

我还过了一遍它的文档,Particle的L1不是用来跑应用的,而是用来发起和验证交易的(例如,用户操作有没有执行成功、LP角色是不是把中介token有转移到目标链之类的)。

上面的节点对于交易做共识,其地位类似于传统跨链桥的多签,或者交易所的多签。

然后这些节点质押的是它的本币Parti和押在Babylon的BTC两组,算是一个双保险,也让鲁棒性更强一些。

更进一步来讲,统一账户和跨链桥有个区别,统一账户是实时调度流动性,而跨链桥是锁1取1。——如果不需要去提前跨资产才能用新链的dapp,并且能够实时调用任何多链的资产,用户在链上交互的逻辑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以我说,这个产品形态还是很有意思的,符合好的产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