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昨天, IOSG 創辦人文章《東方加密社群不能永遠是迷因,東方社群需要一場燎原之火》一文引發激烈的討論,不同的從業者們都對該文章的觀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是知名 KOL 大宇對該文章的回應」。

正文

IOSG 應該是幣圈最注重產業發展和長遠價值的基金之一,所投資的項目大多都是產業和基礎建設類項目,對迷因與價值幣進行了探討,呼籲產業從迷因上轉向到有長遠價值的事情上來。

從發展的客觀規律來講,只有地基紮實,才能高樓林立,興旺發達,因此投資基礎設施,關注長期價值,這是非常正確,也是令人敬佩的——產業的基礎不能變。

雖然我主要還是玩迷因,但我也在前幾天感慨說:幣圈不能只是迷因。

因此,我首先同意 Jocy 的觀點,認為幣圈不能只是迷因,應該追求更高的價值。

迷因確實是一種文化,而且這種文化經久不衰,自有其魅力,也會一直存在。但這種文化一旦與代幣化掛鈎,無論包裝得多好,本質還是擊鼓傳花,前面的人希望後面的人來接盤,無論是哪一個迷因都是如此。

但是,我仍然和 Jocy 有不同的理解,拋出來共同探討。

 一、迷因是市場階段的自然選擇,它將成就更好而不是更壞的幣圈

迷因本質是擊鼓傳花,但這有沒有價值呢?也有。

一定程度上這種簡單暴力的財富遊戲深合人性,因此,最容易吸引人,因此對於幣圈拉新是很有幫助的。

任何人都不應該忽視一個事實:人們來到幣圈,基本都是沖著財富效應而來——無論是早期的比特幣,後來的 ICO,再後來的 $DOGE 和 $SHIB,再到銘文,每一波狂熱的非理性投機浪潮過後,幣圈其實沒有更壞,反而更好,因為每一次都讓比特幣的信眾更多,發展更旺。

當回望歷史,我會認為,是過往的一切造就了今天的比特幣,無論是哪些價值的,還是泡沫的,無論是 3M 騙局吸引大量人知道比特幣、還是 ICO 引發無數人入圈、還是 $DOGE 和 $SHIB 的造富神話、還是全民銘文的狂熱,所有的一切都成就了今天的比特幣。

因此,我認為我們不必擔心泡沫掩蓋價值,迷因沖淡比特幣的理想主義,沖沒了區塊鏈的底層價值。

市場進化自有的規律,我們不用擔心任何事情,好的東西會越來越好,不好的東西會被淘汰。

這一次,迷因淘汰的不是比特幣和幣圈,淘汰的是那些僞裝成價值幣的「空氣幣」和「鐮刀幣」。

 二、價值項目不等於價值幣

不是哪個項目都可以自稱價值幣的——迷因的反面不一定是價值幣,還可能是「空氣幣」。

我們應該先來定義一下。價值幣本身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一般比較理想主義的分類是以項目本身解決什麼問題,為世界貢獻了什麼來定義。

但這種分類有一個問題,即項目有價值,但幣不一定。

因為,邏輯上,只要項目解決了某種需求,就多多少少具備了某種意義上的價值,這沒有錯。

但是,從代幣的層面則不同了,代幣可能被炒很高——這種市場的狂熱與隨機性好像與項目方和 VC 無關。

但這裡沒有考慮雙方成本的不對等, VC、項目方和散戶的成本可能相差 100 倍,專業知識再相差 10 倍,在戰場上無異於是轟炸機對戰以赤身空拳的農夫。

在這種情況下,散戶和 VC 都是投資人,但雙方的權責利完全不對等。

VC 可以用 0.0001 的價格參與到投資中,發揮其身份地位和產業資源等方面的作用。

而散戶在於級購買時,由於精心的設計,買到的是一個由項目方和 VC 共同包裝的敘事下,價值是 0.001 的籌碼,這個籌碼如果再找一個專業的、熟練的某一家造市商,還可以用幾天的時間持續拉高,再來一個 70% 的下殺,完成一波漂亮的教科書式上幣教學。

這不公平!

散戶其實買了幣,但沒有享受到什麼,雖然一切好像不過是「咎由自取」,但是其實散戶也有自己的訴求:代幣的上市價格不要偏離真實價值太多!

大多數散戶因為投資知識的匱乏,不知道也無法行使這份權力,所以他們會去沖開盤幾百億的 ICP,然後直接掛在山頂。

或者去沖業務表現較好,估值 100 億的 $ARB,結果後期的天量釋放將他們砸得七葷八素,血淋淋的走勢背後,則是投資人和項目方的持續解鎖砸盤,由二級小白散戶在烈日下送出的又一單外賣工資。

試想一下,如果市面所有項目的經濟模型都和 $ARB 一樣,散戶何其之苦?

散戶為什麼沖迷因?不是他們不講價值,不是他們不理想主義,只是「最後 10U」,實在是傷不起了呀……

三、人們不是討厭價值幣,而是僞裝成價值幣的空氣幣

炒迷因是為了有一個稍好一點的未來,如果有更好的選擇,散戶不會喜歡迷因的。

什麼是更好的選擇?其實我們過去有很多。我們能隨便想到非常多。

比如, 2017 年的幣安 ICO,趙長鵬和何一募資發行 $BNB,當時太便宜了,到今天企業越做越大,但始終把 $BNB 持有者的權益放在重要位置,銷毀的 $BNB 都百億美元級別了吧,一個項目上線幣安直接就是數十億美元的空投給到持有者——暫且不討論上幣這事,只從 $BNB 持有者(我不是)的角度看,拿著 $BNB 的人,確實能感受到作為 holder 是有存在感的。

但是,大多數代幣沒有,大多數價值項目發行的代幣,不但不是價值幣,還是非常兇狠的割韭菜幣。

他們有著非常典型的特徵:

1、代幣分配不公平

早期籌碼 VC 和項目方分掉,給到社群的極少,甚至在空投的時候擼 gas,空投中間老鼠倉,手段卑劣。

2、籌碼分發很惡劣

所有的早期籌碼持有者包括項目方,都思考的是怎麼讓散戶更好地接盤,努力編造的不是給持幣者福利,更惡劣的是還要編織陷阱讓韭菜跳,一把就能割到財富自由。

最近印象比較深的是 $AEVO 這個項目,通過拉高 $RBN ,並公布 $RBN 鎖倉 1:1 換 $AEVO ,吸引韭菜質押,質押得差不多了,直接砸光砸死砸透,這種項目還談什麽價值?我看和謀財害命差不多。

我相信看我這篇文章的散戶如果願意可以在評論區隨便講一下你在這個項目上虧了多少,我相信可以隨便找到大片的虧錢的,因為基本沒有賺的,除了項目方。

追高一個迷因,我覺得也不好,但相比之下死得明白一點。

而且不僅如此,大多數項目都是天量釋放,去 Token Unlock 看一下,每個月起碼幾億甚至十幾億甚至最高幾十億美元的解鎖要出給二級散戶,這些解鎖的籌碼成本基本上都是 10 倍、100 倍。

3、項目價值低、代幣估值高

項目方和 VC 研究的不是怎麽給使用者帶來權益,不是怎麽讓項目有更好的發展,而是怎麽把代幣流通縮小,怎麽炒高,怎麽出貨——包括怎麽趁著牛市快快發幣,包括到了熊市大家都歸零之類。

4、價值和代幣完全無關

項目本身低價值甚至沒有價值,但卻有著極高的估值和非常陰險的釋放,這已經是 99% 的項目的常態了。

而像 Jocy 講的 $AAVE 和 $UNI 等項目,本身確實有價值,但這和使用者又有多大關系呢?

作為基本不參與投票的散戶持有代幣毫無好處——參與也因為量小毫無意義。而同樣散戶也承載了一個使命是接盤 VC 的籌碼——比如社群流傳的 $CRV 創辦人的大別墅……

四、怎麽解決?

人們全面選擇迷因只是一時的,每個人都喜歡有長遠價值的項目——就像即使是壞人,也喜歡和厚道的好人做朋友一樣。

我會期待這樣的一些項目:成本更公平、價值更凸顯、分發更健康。

如果是想讓散戶陪同項目共同成長,那就請把籌碼和團隊、 VC 一樣成本直接向散戶募資,這樣的話虧了是自己沒眼光,沒選好團隊,沒選好項目,給高了估值。

如果是想讓散戶二級提供流動性去接盤,那就請把散戶當人,尊重散戶作為持幣者的權益——讓散戶享受股東般的權益,享受項目發展的紅利:無論是分紅、回購都是可選,也可以是項目本身有大發展,多和社群溝通展示各項數據。

你是做預言機的,那你的營收是多少,你的支出是多少,你的業務相比同行怎麽樣,你自己覺得你的合理估值是多少?

如果自己也覺得項目沒什麽價值,只想發個迷因幣,那最好 100% 籌碼一次性釋放,而且不要搞任何小動作,直接全部 100% 空投出去——團隊要幣自己去二級買,覺得低估了就多買點,覺得高估了就一個也不要買——反正真正的價值項目肯定不會是靠賣幣來生存,對吧?

總體來說,就是項目方要真誠起來,自己想想自己的項目價值幾何,自己想想是不是有賣幣才是最大營收的想法,想想打算怎麽報酬率持幣者,想想怎麽通過發幣拉攏社群和依靠社群獲得長遠發展。

夜已深,就先聊到這裡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TechFlow》

  • 原文作者: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