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總結:

  • SocialFi 最初通過將去中心化金融與社交媒體相結合而引起轟動,允許使用者將內容貨幣化並控制其數據。然而,該產業最初的繁榮是短暫的。平台需要努力維持使用者參與度並提供超越代幣投機的創新體驗。

  • Friend.tech 等平台凸顯了 SocialFi 嚴重依賴初期 FOMO 的困境。由於未能提供持續更新、新鮮的內容或獨特的使用者體驗,其使用者迅速減少,導致每日活躍使用者和與使用者聯系急劇下降。

  • 為了使 SocialFi 恢複並蓬勃發展,企業必須超越在區塊鏈上複製傳統社交媒體的模式。達到可持續的成功需要整合創新的使用者體驗、促進真正的使用者參與度並提供超越投機性投資的真正價值,以及連接 Web2 和 Web3 平台的合作夥伴關系。

從炒作到現實

有一段時間,SocialFi 被譽為是區塊鏈下一個「big thing」,它將去中心化金融和社交媒體融合在一起,創建了一個使用者可以將內容貨幣化、控制自身數據和積極參與治理的平台。

這一概念將區塊鏈與社交體驗相結合,有望實現典範轉移,就像微信和 TikTok 等開創性平台所帶來的那樣。正如 ZEPETO 和 Roblox 等平台以沈浸式數位世界體驗吸引了年輕一代一樣,SocialFi 旨在徹底改變人們線上互動、交易和創造價值的方式。

儘管 SocialFi 潛力巨大,但由於使用者參與度下降、興趣消退和項目模式不可持續,人們最初對它的興奮已經消退。因此,曾經那些承諾徹底改變社互動動模式的大型項目的使用者活動和參與度也急劇下降。

瞭解這種衰退發生的原因很重要——不是為了找出錯誤,而是為了總結發現 SocialFi 復甦的機會。本報告深入研究了主要 SocialFi 平台及其業務生命週期的興衰,分析了公司在向前發展時必須考慮的趨勢和挑戰。

從前沿 SocialFi 項目中吸取的教訓

圖源:Tiger Research

解散:放棄控制權(Friend.tech)

圖源:@cryptokoryo Dune DashboardFriend.tech 經歷了徹底的衰落

Friend.tech 推出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通過空投和版本更新 (V2) 迅速吸引了使用者。使用者對平台獨特的模式感到興奮,該模式將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代幣化。這為使用者創造了一個即時的市場,讓他們可以交易社交影響力和參與度。早期體驗者蜂擁而至,產生了大量的使用者活動和代幣投機。

圖源:@friendtech TwitterFriend.tech 在 Twitter 上的官方公告 

然而,在取得初步成功之後,Friend.tech 團隊的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在 V2 發布後,團隊於 9 月 8 日放棄了對智能合約的控制權,並將控制權轉移到一個空的以太坊地址。這一決定阻止了任何未來的更新或新功能的實施。

雖然該平台仍在運行,但缺乏新功能更新導致平台失去了新穎性,使用者參與度迅速下降。這種產品的停滯直接影響了使用者忠誠度,因為缺乏持續更新導致許多早期使用者放棄了該平台。

圖源:DefillamaFriend.tech 產生的費用大幅下降

隨著平台變得停滯不前,FRIEND 代幣也失去了實用性,淪為 SocialFi 生態系中的另一個迷因幣。到 2024 年 9 月,Friend.tech 的收入大幅下降,從 2023 年 9 月 14 日產生的 200 多萬美元費用下降到一年後的 71 美元。由於沒有實際應用,FRIEND 代幣的價值暴跌。這象徵著 Friend.tech 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實際上已經終結。

Friend.tech 的衰敗表明,在平台可持續性尚未得到保障的情況下,過早去中心化存在風險。這在 SocialFi 等新興市場中尤其危險,因為使用者興趣可能會迅速消退。企業應平衡去中心化和中心控制權,以避免項目停滯。使用者留存需要不斷創新和更新,才能保持他們對產品的興趣,即使產品已經脫離了去中心化機制。

停滯不前:SocialFi 平台的衰落(Lens Protocol)

儘管最初前景光明,但 SocialFi 在維持長期成長方面仍面臨重大挑戰。就像區塊鏈產業其它賽道的短暫繁榮一樣,許多 SocialFi 平台在早期炒作消退後就陷入困境。在 2024 年繁榮時期掀起波瀾的 Lens Protocol 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圖源:@filarm Dune Dashboard與 Farcaster 類似的模式

Lens Protocol 經歷了註冊量的大幅成長,這得益於市場的 FOMO 以及早期人們對其所描述的去中心化社交功能的興奮。起初該平台的成長似乎很有希望,成千上萬的新使用者蜂擁而至創建帳戶。然而,一旦新鮮感消失,成長就會急劇下降。最近幾個月,新註冊量驟降至僅 142 個,與早期的活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圖源:NFT Price FloorLens Profile 的價格也在下降

Lens Protocol 衰落的另一個明顯指標是 Lens Profile 價格的急劇下降。在繁榮期,一個 Lens Profile 的價格可能超過 200 美元,反映了市場對該平台的高需求和高預期。今天,同樣的資產價值不到一美元。這凸顯了該平台在使用者興趣和感知價值方面的急劇下降。

資產價值的急劇下降表明,如果 SocialFi 平台無法為使用者提供持續的價值,它們會很快失去與使用者的聯系。SocialFi 企業要想蓬勃發展,必須通過有意義的內容、社群互動和實際應用不斷吸引使用者。

雖然 Lens Protocol 的早期表現讓市場興奮不已,但其急劇衰弱也為該產業的企業敲響了警鍾。如果沒有明確的長期成長戰略,即使是最有前途的平台也會失敗。

成熟:但成長速度太快而內容跟不上(Farcaster)

Farcaster 及其應用程式 Warpcast 初期引起了廣泛關注,該項目於 2024 年 5 月籌集了超過 1.5 億美元的資金。此外,最初的 FOMO 也導致每日活躍使用者激增,該平台似乎已經準備走向成功了。

圖源:@filarm Dune Dashboard從 2 月初的日峰值超過 15, 000 人到目前不到 500 名新使用者

儘管基礎設施不斷更新,並且具有去中心化的潛力,但該平台依然無法擴大其使用者群,這表明 SocialFi 存在一個更廣泛的問題——在最初的炒作之後持續保持使用者興趣。Farcaster 新使用者註冊量暴跌,從 2 月份的 15, 000 多人註冊到 9 月份的 545 人。

圖源:The Block然而,Farcaster 日使用者量表現出積極趨勢

Farcaster 的忠實使用者群最終面臨內容短缺。儘管每日使用者數量保持相對穩定,但使用者參與度從峰值下降了 60% 。主要原因是缺乏引人入勝的內容。作為一個社交平台,Farcaster 應該努力提供足夠引人注目的內容來維持使用者的長期興趣。

Farcaster 的發展也揭示了基於區塊鏈的平台的一個事實:內容和服務品質遠比去中心化功能重要。任何成功的社交應用的必備條件都是持續的內容生產和使用者互動。基於區塊鏈的社交網路必須大量投資於內容創作並激勵有意義的使用者貢獻。在商業洞察上,他們應該優先考慮創建一個多樣化且引人入勝的生態系,讓使用者每天都有登錄的沖動,而不是依賴空投投機。

轉型:新商業模式(Cyber)

面對使用者參與度下降和聯系減弱的情況,一些 SocialFi 平台試圖轉向新的商業模式,希望重新獲得發展勢頭。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子是 CyberConnect。它最近更名為 Cyber,並將重點轉向 L2 解決方案。

圖源:Defillama

雖然這一轉變似乎具有戰略意義,但並沒有像 Cyber 所希望的那樣重新引起使用者的興趣。該平台的 TVL 大幅下降至僅 35, 000 美元,遠低於之前的最高點。儘管試圖轉移重點和重塑品牌,但 Cyber 面臨的挑戰表明,僅僅適應新技術或趨勢不足以重新點燃長期使用者參與度。

這反映了 SocialFi 企業的另一個重要教訓:轉向新模式或新技術必須伴隨著創新、引人入勝的使用者體驗。如果沒有持續的創新,即使是像 Cyber 品牌重塑這樣的戰略轉變也難以成功。

SocialFi 的未來還剩下什麽?

Friend.tech 等平台的興衰暴露了 SocialFi 產業的重大缺陷。雖然最初的興趣和市場 FOMO 可以推動早期採用,但長期成功需要的不僅僅是投機炒作。有意義的、引人入勝的體驗對於維持使用者興趣至關重要。不幸的是,許多項目未能兌現承諾,導致幻想破滅和使用者參與度急劇下降。

SocialFi 項目面臨著阻礙其發展的幾個核心挑戰。這些挑戰包括缺乏持續的使用者參與度、過度依賴去中心化,以及內容和創新方面的差距。此外,在產品服務上的其它問題,也進一步加劇了這些挑戰:

  • 錢包使用不便:錢包使用引入了太多額外的步驟,增加了服務複雜性,並且通常伴隨著不友善的術語。這使得使用者體驗不那麽無縫,給不熟悉去中心化系統的新使用者帶來了摩擦。

  • 缺乏差異化競爭:許多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台與 Web2 同行非常相似,幾乎沒有差異化。如果沒有令人信服的優勢,它們通常被視為僅僅是「不方便的替代品」,限制了它們吸引活躍使用者的能力。與 TikTok 通過短篇內容和病毒式傳播徹底改變社交媒體的方式類似,去中心化平台必須找到強大的競爭優勢才能脫穎而出。

  • 缺乏原生 KOL:TikTok 和 Instagram 等平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原生影響力者的崛起。像 D'Amelio 姐妹這樣的影響力者在 TikTok 上建立了自己的粉絲群,吸引了新使用者並提高了參與度。這類 KOL 的出現對於推動新平台的成長至關重要。然而,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平台尚未培養原生 KOL,這阻礙了其有機成長的潛力。

從 SocialFi 的困境中可以得出一個關鍵結論:在區塊鏈技術上複製 Web2 模型是不夠的。要在這個產業取得成功,需要為使用者提供真正新穎的體驗和有形價值。只有創新和適應力強的平台才能長期蓬勃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 TechFlow》

  • 原文作者:Golem, Odaily 星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