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50% 的 AI 人才想離職?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的崛起,使得全球對 AI 人才的需求激增。然而,隨著需求的上升,許多公司卻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為什麼這些頂尖的 AI 人才難以留住? 

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人才領袖 Aaron De Smet 和 Brooke Weddle,與全球編輯總監 Lucia Rahilly,就在一期 Podcast 討論中指出,超過 50% 的 AI 人才有離職傾向,而背後原因並非完全是因為薪水問題,而是因為他們對公司內部的制度感到失望,認為現有的企業文化和流程,無法跟上 AI 或新時代產業的腳步。 

新一代人工智慧人才的構成

首先要討論的核心問題是,所謂的「AI 人才」並不全是我們所想像的技術專家,根據麥肯錫的問券調查研究,新一代 AI 人才其實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其中,只有 12% 的受訪者將自己視為專業 AI 技術員工,他們主要負責開發下一代 AI 平台、程式與軟體,而剩下的 88% 則不認為自己是技術專家,更偏向是「使用者」,這些人廣泛應用生成式 AI 技術於行銷、銷售和客戶服務等領域,更多是透過 AI 來協助處理日常、平凡的任務,如客戶服務的聊天機器人等。 

儘管生成式 AI 技術日新月異,為企業帶來了大量生產力提升的機會,但技術人才的流失卻讓許多公司焦頭爛額。那麼,為什麼這些被稱為「創造者」或「使用者」的 AI 人才會選擇離職呢? 

員工看重什麼?

根據麥肯錫的分析,單單靠高薪已無法留住這些新一代的 AI 人才。 

Aaron De Smet 強調,薪資的影響力雖然重要,但它的作用是二元的,一旦公司的薪酬滿足了員工的最低需求,額外的薪資提升並不會明顯增加他們的留職意願。 

相反的,新世代的員工更加看重的是靈活性、有意義的工作、良好的同事關係,以及公司對員工健康與福祉的重視。 

研究顯示,新時代的人才希望自己能夠身處一個具備支持性的環境之中,當他們開始「脫離」與公司之間的情感連結時,工作量與效率也會隨之下降,很多領先企業已經認識到,光靠提高生產力並不足夠,還必須同時理解員工的個人需求。 

與此同時,公司的「文化與環境」都很重要,Aaron De Smet 指出,無論是制度問題、上司問題亦或是工作環境問題,假如員工的離職原因與公司內部「難以改變的系統性問題」有關,那麼新聘的人才也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導致真正的人才都待不久。 

靈活性與自主權

靈活性在這個議題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新時代的 AI 人才希望能夠掌控自己的工作安排,不僅限於是否要到辦公室工作,而是包括是否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日程。 

Aaron De Smet 指出,許多公司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將「努力工作」與「加班」畫上等號,但在生成式 AI 能夠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今天,衡量生產力的標準必須重新定義。 

舉例來說,過去的績效管理依賴於工時、編寫程式碼的行數等量化指標,但現在,AI 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大量工作,因此,這些傳統的指標已經不再適用。相反,公司應該更加關注的是工作質量以及成效。 

以音樂創作為例,一位創作人若能在 1 小時內寫出一首流行歌曲,且這首歌曲遠比那些花了數百個小時寫出,但無人問津的歌曲來得有價值,那麼所謂的工時該如何定義? 

麥肯錫認為,未來的績效管理應該聚焦於工作質量與效率,而非單純的數量、花費的時間。 

既成公司制度的挑戰

然而,許多公司仍然堅持使用過時的評估制度,例如,一位 AI 工作者若能快速完成任務並提前下班,可能會被視為「偷懶」或「薪水小偷」,這樣的標籤與不信任感,加上迫使他們不斷匯報工作進度的壓力,很容易讓真正的人才選擇離開。 

而最終,留下的大多是不重視工作效率,僅靠著在公司混時間、與上司搞好關係等偏門方式,就能獲得青睞的人,不僅無形中對公司造成傷害,也容易讓本該快速發展的項目變得停滯不前。

這樣的情況自然也不僅限於 AI 產業,研究發現,眾多的「新創公司」其實都有同樣的問題,專家指出,留住新時代人才的關鍵,高額薪酬自然是一部分,而能否提供一個讓員工感到被重視、支持且具有意義的工作環境也同樣重要。 

如果你經營的公司屬於新創產業,卻發現已經停滯不前,不妨好好思考問題出在哪裡,又能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專家認為,隨著 AI 技術的普及,企業需要更靈活、更具包容性的方式來重新定義績效與生產力,能夠率先適應這一變革的公司,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若持續墨守成規,放任現有的制度與環境傷害人才,無形中就已經斷送了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