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 日,Bankless 發佈了一期影片《ETHEREUM VS. SOLANA: Which Blockchain Wins 2024 & Beyond?》,請到了 Solana 創辦人 Anatoly Yakovenko 和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Justin Drake 聊聊各自對以太坊和 Solana 生態的看法。這場來自加密社群超強生態、時長接近兩個小時的辯論在海外社群裡獲得了許多關注。
加密產業最受關注的兩個生態,在這期影片中以「代表人」直接對話的形式將各自的爭議展現出來,即使是不太瞭解具體技術細節的普通社群使用者也可以感受到以太坊和 Solana 的「氣質差異」。
正如社群使用者 Phoenixzen83 所總結的:
$SOL 代表「實用、執行、行動偏向、使用者痴迷、現實主義者、早期失敗、快速/迭代/改進/突破界限/尋找 PMF、以應用程式/產品為中心」。
以太幣代表「學術、理想、質樸、在所有邊緣情況下都嚴格、專注於基礎設施、緩慢而穩定地移動/經過實戰考驗的安全」。
Dragonfly 創辦人 Haseeb、Messari 產品副總裁 Jimmy Skuros 等都轉發推薦這期影片,Delphi Digital 創辦人 Tommy 還為這期影片做了 AI 總結,社群圍繞這場辯論也展開了很多衍生討論,
BlockBeats 在本文整理了影片內容、並梳理了社群裡值得關注的相關討論。
圖源:BlockBeats
圖源:BlockBeats
辯論了什麼話題?
對於加密社群來說,以太坊與 Solana 的技術、生態之爭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這期影片中,Bankless 將討論議程設定為「Good、Bad、Ugly、Final」四個環節。兩位代表分別陸續闡述對以太坊和 Solana 生態的看好觀點、指出生態裡存在的暫時性且可解決的不足,在「ugly」環節表達自己認為對方生態那些難以修復的缺陷,並在最後做出「總結陳詞」,表述生態的最終願景。
「Good」:
Justin 贊揚 Solana 的高吞吐量、低費用、良好的使用者體驗、廣泛的採用以及良好的財務表現,認為它是健康競爭的一部分,能夠加速以太坊的發展。
Anatoly 稱贊以太坊的大規模分布式節點網路和強大的安全保障,認為其優於單純的多數誠實假設。
「Bad」:
Anatoly 批評了以太坊的 EVM 設計和 Layer1 與 Layer2 之間的分裂,認為這導致了開發者之間的摩擦和流動性的碎片化。
Justin 則認為 Solana 的設計中短塊時間和低 slot-to-ping 比率可能導致驗證者進行中心化的時間攻擊。
「Ugly」:
Justin 認為 Solana 作為 Layer1 與以太坊的網路效應隔離限制了其潛力。
Anatoly 認為以太坊將其重心放在「ultrasound money」上使其很難從執行/交易費用中獲取價值。
「Final」:
Anatoly 認為 Solana 將優化硬體設備、帶寬改進,提供最快、最便宜的全球狀態應用。
Justin 認為以太坊的網路效應和可組合性使其成為主導的「價值網路」,而 Solana 則有一小部分機會超越其地位。
關鍵辯論點:
高代幣發行量或通貨膨脹是否會導致網路或使用者承擔額外的成本,特別是考慮到質押獎勵可能需要繳納稅款。(Justin 認為是,Anatoly 不同意)。
關於區塊鏈網路中經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 51% 攻擊成本的問題(Justin 認為這個問題很關鍵,Anatoly 則認為只是個梗,稱之為「迷因」)。
Solana 低 slot-to-ping 比率可能導致時序攻擊的中心化風險(Justin 認為會導致中心化,Anatoly 不同意)。
社群怎麼站隊?
Van Eck 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支持 Justin):
勝者是 Justin,雖然勝得很艱難,但還是一場慘勝。
經濟安全問題不是一個笑話。Drake 是對的,經濟安全非常重要,而 Toly 試圖否認這一點是愚蠢的。如果 51%(或 66%)的質押被控制,大量鎖定的價值可能在攻擊中被奪取。經濟安全至關重要。
稅收問題確實會帶來一定的賣壓,因為質押獎勵產生的稅收義務會導致持有者不得不賣出代幣來支付稅款。這被視為網路的一個成本,就像礦工使用比特幣支付挖礦費用(如電力成本)一樣,這種支出也是一種成本。
關於 MEV 在 Solana 上的短塊時間導致更多集中化的討論非常有趣,但需要通過實證討論來獲取數據。據我們瞭解,以太坊每天有 7200 個區塊,而 Solana 有 216000 個區塊。每個區塊賦予排序權。贏得這些區塊會更容易,如果你非常接近,因為你有資訊優勢,能夠在區塊競拍中獲得「最後發言權」。理論上,這種優勢僅適用於區塊最後一部分交易,例如 100 毫秒。
對於 Solana,1/4 的區塊提供了延遲優勢,而對於以太坊是 1/120。推測一下,你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延遲敏感的 MEV,因為你有更多的區塊。這意味著短塊時間給了那些具有極低延遲的人很多機會來更好地重新安排區塊。這應該是集中化的,因為最好的構建者會獲勝。這解釋了為什麼在我們的模型中,MEV 佔 $SOL 收入的比例比以太幣更大(68% 對 38%)。這是設計使然。
Justin 提到加密貨幣是跨學科的,而不僅僅是技術導向的,這一點很重要。Toly 的方式是簡單地構建最快和最好的,或許 Solana 的虛擬機可以作為 Layer2 部署。
Justin 提到驗證者作為去中心化排序器以實現 MEV 捕獲和以太坊的費用捕獲。我們不確定 Layer2(和代幣持有者)將如何對此達成一致。此外,跨 Layer2 兼容性將需要所有 Layer2 遷移到 ZK 技術,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Eigenlayer 創辦人 Sreeram Kannan(中立):
Justin 和 Toly 都是對的,我們仍然沒有好的指標。
1.Solana 的較短槽時間確實會導致更少的 MEV(如 Toly 所說);但也會導致更多的時序遊戲(如 Justin 所說)。
以太坊的 Layer2 路線圖押注於以太幣作為「可程式撰寫的去中心化貨幣」,其安全可用的區域涵蓋所有 Layer2。Toly 在這點上是對的。但正如 Justin 指出的,基於序列和即時證明可以將所有價值積累帶回 L1,基於同步組合的效用。Toly 並沒有回應這個價值主張。
EVM 與其它虛擬機上,Layer2 路線圖設計上對虛擬機保持中立,只要 zk 證明可以在 EVM 中編寫。
在經濟安全問題上,對於即時的安全和活躍性都是必要的。
Toly 似乎認為活躍性攻擊僅限於 MEV 提取。由於驗證者的審查,所有借貸市場、去中心化穩定幣、DEX、快速選擇權協議等的總價值都處於風險之中。這是因為一個 DeFi 協議的安全性依賴於 L1 的活躍性。同樣,這對樂觀性 Rollup 也是如此。所以為了這些 DeFi 協議的經濟安全,總質押量應該超過這些協議上的總金額。
關於 TVL 與交易量的問題,這兩個指標都被獎勵追逐所腐蝕(後者更容易)。
Uniswap 創辦人 Hayden(中立):
在長遠思考方面支持 Justin,在短期應用上支持 Toly。
同意 Justin 的觀點,「交易需求將遠遠超過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水準」。同意 Toly 的觀點,「以太坊最大的障礙是 DA 長期價值的不確定性以及對 『Ultrasound Money(超聲波貨幣)』願景的不確定性」。
在網路效應、研究和長遠思考方面支持 Justin;在應用、工程和近期思考方面支持 Toly。
對代幣發行與成本的討論沒有意見,感覺那裡的爭論更像關於術語和定義的討論,並不涉及實質性的問題。
當然,我們需要在這兩個方面進行拓展討論,以太坊無縫連接的狀態機與 Solana 的單一狀態機情況都值得關注。
Tesnor 創辦人 Richard(支持 Anatoly):
在某種程度上,經濟安全確實是一個梗。
Anatoly(Solana)認為,執行階段是價值積累的關鍵。良好的工程設計比經濟安全更重要,因為經濟安全可能掩蓋了設計上的問題。
Justin(以太坊)認為,輕量級客戶端應該是可能的。在最終狀態中,經濟安全確實很重要。
同意「經濟安全是一個梗」的看法,因為在一些情況下,通過將通貨膨脹的總鎖定價值(TVL)標記為市場價值來評估網路的安全性並不足以彌補一些項目存在的糟糕代幣設計或糟糕的工程設計。可以參考 Terra 這個項目作為例子,通貨膨脹的 TVL 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網路的真實價值。
但同時,如果 PoS(權益證明)鏈上的外部價值遠遠超過了誠實多數的持股量,那麼可能會出現「活力攻擊」,即利用網路活躍性的漏洞來進行攻擊。儘管目前大多數 PoS 鏈上的外部價值尚未超過內部價值,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
Galaxy 研究員 Christine Kim(支持 Justin):
缺乏長期思考是 $SOL 趕不上以太幣估值的原因。
MEV 的部分對我來說是最有趣的,關於邊緣驗證者是否可以從共置中獲益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中心化的力量還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力量,甚至是以太幣利益相關者都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我認同 Anatoly 認為經濟安全是 pos 區塊鏈網路的「meme」,而以匯總為中心的路線圖會導致碎片化和低 l1 收入的觀點。但在我看來,Justin Drake 的最終想法讓以太幣能夠擁有最引人注目的網路效應,這也是 Solana 可能永遠無法趕上以太幣估值的原因。
畢竟,加密貨幣估值很少基於基本面。
交易員 Vapor(支持 Toly)
將未來 20 年的以太坊與目前的 Solana 進行比較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預測。
Justin 支持以太坊的主要論點仍然是 TVL、品牌、聲譽和網路效應。主張「以太坊生態強在品質,Solana 生態強在數量」,認為以太坊上的單個 Meme 幣 ( $SHIB ) 市值相當於 Solana 上所有 meme 幣市值的總和。以太坊是一個繁榮且互聯的生態系,而 Solana 是一個偏遠的太平洋島嶼,其自身封閉。
Justin 談論以太坊的數百萬 TPS 和 Layer2 之間的「同步可組合性」,就好像它已經完成一樣。對以太坊主要開發者之一的論證如此無力感到驚訝。所有這些(聲譽、品牌、TVL)都不是護城河,將未來 20 年的以太坊與目前的 Solana 進行比較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預測。
事實上,以太坊的價值正在被執行端的 Layer2 排序器和 DA 端的 DA 協議積極挖掘。Layer2 是孤立的生態系,它摧毀了智能合約平台的殺手級應用程式,即可組合性。
唯一剩下的東西是 Ultrasound Money 這樣的 meme、ETF 以及以太幣資產與比特幣的「正統性」。這仍然很多,但這一切都不依賴於技術本身,而是部分涉及到信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律動 Blockbeats》
原文作者:Joyce, Blockb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