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nded

撰文: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上周,曼昆律所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的律师 Belle(Partner at AHD Lawyers | Co-founder of Unizon)就 Tornado Cash 案件做了详细的分享,从美国法律监管的角度谈讨了智能合约的定位——是否可以被定义为财产。

 

在提问环节,有朋友提问:在当前的法律监管环境下,智能合约领域是否有参与机会?这不禁又让曼昆律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也是 Web3 求职者经常来咨询的:作为 Web3 项目的开发者,我是否需要担法律责任?如果需要,那我得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要知道,但凡涉币类的 Web3 项目,无论是公链类、社交游戏类,还是纯金融类,哪有不涉及智能合约的?也因此,智能合约开发者是 Web3 行业需求量最大且非常高薪的岗位之一。

 

接着本次曼昆下午茶的话题,曼昆律师和大家再来讲讲,智能合约开发者需要注意的一些法律责任。

 

涉币类的智能合约,到底能不能做?

 

正如 Belle 提到的,当前对于技术本身的监管并不明晰。因此,能不能做,更多取决于「能不能涉币」,而非智能合约本身。

 

目前,以美国、新加坡为首的部分亲加密国家,涉币类智能合约的开发不太会涉及法律问题,监管机构更关注的智能合约的用途。比如在美国,若智能合约涉及代币发行,开发者需要确保其代币不被认定为「证券」,否则需要遵守美国证券法。同时,如果智能合约被用于洗钱等违法行为,开发者可能会面临连带责任。

 

相反,如果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强监管国家,问题则更加清晰。比如根据中国《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国内明确禁止一切涉币类商业活动。尽管智能合约并未被明确禁止,但如果其涉及虚拟货币的发行、交易或支付,项目便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开发者也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此外,即使开发者位于海外,但若智能合约直接或间接面向中国用户开放,则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同样开发者也有可能面临法律问责。这样的合规环境对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确保合约功能与虚拟货币完全切割,还需主动屏蔽潜在的中国用户,以避免法律追责。

 

智能合约被不当利用,开发者会被追责吗?

 

很多智能合约开发者常常会问:「如果我写的智能合约被用于非法活动,我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 2022 年美国财政部制裁 Tornado Cash,相信给不少智能合约开发者造成了更多的忧虑。不过,这次 Tornado Cash 事件的反转,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智能合约不受单人 / 团队控制,不可被修改,因此不具备财产属性,无法被制裁。

 

然而,此前曼昆律师也有写过一篇文章《Web3 律师:混币器 Tornado Cash 胜诉,技术中立等于无罪?》,分析了此次胜诉的条件以及中国的监管角度。

 

实际上,美国财政部之所以制裁 Tornado Cash,其关注点在于技术的应用场景——智能合约被广泛用于洗钱活动,因此开发者被认为需要承担协助洗钱的法律责任。同样,在中国,司法机构也是更倾向于从技术工具的用途和社会影响出发,分析其是否对公共利益或社会秩序造成危害。这就表明了,即便开发者的初衷是中立的,智能合约的实际用途仍可能使开发者陷入法律困境。

 

此外,开发者的行为是否超出单纯「技术提供」的范围,也会影响其法律责任。如果开发者不仅编写了代码,还协助运营方设计了高风险功能,或在明知风险的情况下提供技术支持,法律可能会认定开发者「参与了非法活动」,进而追究其责任。

 

智能合约出漏洞,谁为技术失误买单?

 

「代码即法律」是智能合约领域的一大特点,但现实是,代码并非完美,漏洞和错误难以避免。任何一个逻辑错误或安全漏洞,都可能带来用户资产的损失、系统的崩溃,甚至引发大规模的法律纠纷。根据 Crowdfundinsider 数据,2024 年 11 月份 Web3 安全事件造成了超过 8500 万美元的损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智能合约漏洞。

 

这就让智能合约开发者常常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智能合约出现漏洞,开发者需要承担责任吗?答案并不简单。

 

智能合约开发者的责任到底有多大,需要关注以下 2 点:

 

  • 角色定位。如果智能合约开发者是 Web3 项目的核心成员,特别是在高风险项目中,比如 DeFi 或稳定币,且直接参与了智能合约的设计、部署或运营,那么漏洞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需要核心开发人员负责。但如果是外包或合作关系,那么需要注意明确约定责任边界。

  • 漏洞性质。法律通常会区分「不可抗力漏洞」和「可避免漏洞」。前者是由于技术局限性或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全新攻击手段的出现,这种情况下开发者通常不会承担直接责任。然而,如果漏洞是因为代码审查不足或功能设计存在缺陷,开发者可能被认定未尽合理谨慎义务,尤其是如果未使用行业标准的代码审计工具或未进行充分的测试。

 

曼昆律师建议

 

在智能合约的开发过程中,法律风险贯穿始终,从项目启动到上线运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开发者谨慎对待。如果说「代码即法律」是一种理念,那么「合规即责任」则是开发者在现实中的必修课。无论是外包开发者、自由职业者,还是核心团队的成员,开发者在各阶段都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确保在创新的同时不触碰法律的底线。

 

因此,曼昆律师特此建议:

 

1.项目启动前,明确角色与法律责任

 

尤其是外包或自由职业者,应详细约定工作范围,如仅提供技术支持,不参与后续运维,以规避因责任模糊导致的追责风险。核心开发者则更需评估法律风险,明确合同中的损失分担和赔偿责任。同时,智能合约开发者需全面调查项目背景,了解用途及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尤其是对涉币或潜在犯罪用途的高风险项目,应慎之又慎,避免参与。

 

2.开发阶段,遵循最佳实践

 

建议通过充分的代码测试、引入第三方审计,以及在文档中清晰说明功能范围和风险提示。同时,智能合约开发者必须谨记技术中立原则,尽量避免嵌入可能被滥用的敏感功能。如果功能本身存在高风险,那就需要提前评估其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免后期被追究法律责任。

 

3.上线运营后,加强动态合规性

 

智能合约开发者需建立实时监控机制,定期审查合约运行状况,并制定应急响应方案,应对安全事件与漏洞。同时,合约的每次升级都应经过严格的合规性评估,需确保技术变更符合当地法律。此外,开发者应设置用户地理筛选规则,例如通过 IP 限制等技术手段,避免功能对特定地区(如中国)用户开放,从源头上规避法律风险和潜在追责。

 

曼昆律师始终相信,智能合约作为 Web3 技术的重要基石,其未来不仅关系到技术本身的进步,更将深刻影响整个数字经济的规范化发展。尽管当前全球监管的焦点仍集中于虚拟货币,但随着涉币监管逐步完善,智能合约无疑会成为下一轮监管的核心议题。如何在技术与法律之间找到平衡,已成为各国立法者和行业参与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和监管框架,不仅是对开发者的保护,更是对技术可持续性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支持。唯有在合规与创新的共同推动下,智能合约才能真正成为构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基石,助力行业迈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