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AI 將讓人類與外星文明對話

外星人存在嗎?人類可以跟他們溝通嗎?一直以來外星人都存在於藝術創作、怪談或野史中。像是知名電影《第三類接觸》中,就展示了使用音樂與外星人溝通的想像,而美國神秘軍事基地「51 區」更是外星人愛好者必知的聖地。

然而,隨著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快速發展,未來人類將不用憑空想像,有望透過 AI 來跟外星人溝通?

尋找地外文明研究所(SETI)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專家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利用人工智慧(AI)來促進人類與外星文明對話的構想。這篇文章在《科學人》雜誌網站上刊載,由 SETI 公民科學主任 Franck Marchis 和 NASA 智慧系統部門首席研究工程師 Ignacio Lopez-Francos 共同撰寫。

嘗試把大型語言模型送到太空

科學家們在文章中指出,AI 在地球上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從衛星到國際空間站的 IBM Watson,再到未來的太空探測器,AI 技術正在迅速擴展到太空探索領域。

於是科學家們想到,如果將大型語言模型(LLM)送到太空,可能成為突破跨星系交流障礙的重要一步:

「我們不僅要傳送音樂、數學或簡短的自我描述,還可以傳送一些有意義的東西:一個精心策劃的大型語言模型,包含了人類和我們所處的世界的多樣性本質。」

這樣,外星文明可以間接與我們對話,並透過 LLM 收到代表人類的答案,而不受限於星際距離和人類壽命等「通訊延遲」的問題。

科學家提及 2 種開源語言模型

科學家提到,一些小型的開源語言模型如 Meta 的 Llama-3-70B 和 Mistral AI 的 Mixtral 8x22B,將允許使用精選資料集來訓練。

雖然 Llama-3-70B 的大小(約 130 GB)對星際通訊來說有點大,但透過一種被稱為量化(quantization)的技術來大幅壓縮大小,就能夠在保持效能的同時,也能在沒有網路連線的情況下自行運作。

但科學家也指出,該構想面臨著技術上的挑戰,當前的傳輸技術只能以每秒 100 比特的速度進行星際通訊,這代表如果傳送一個適中大小的 LLM,可能需要幾個世紀才會抵達。但透過數據縮小技術,星際通訊的時間有望縮短至大約 20 年。

星際通訊可能有潛在風險

科學家表示,跟外星人溝通是激進且有潛在風險的想法,因為不友善的外星人可能會濫用人類提供的資訊,但鑑於最近的發現,這種想法仍值得討論。

一些太空望遠鏡揭示銀河系充滿了系外行星,預估有 3 億顆系外行星與地球相似,並且可能蘊藏著液態水。

科學家相信,其中一些行星上可能有好奇與人類見面並了解人類技術技術文明的生物。

問題來了,哪種 AI 模型才能代表人性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的 AI 模型才能代表人性?科學家的構想是,如果人類想用一個精心設計的 LLM 跟外星人溝通,其功能可包含生成文本、圖像與聲音等,而內容、個性與語氣應該由研究人員、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其他專家決定,以代表整個人類。

讓 AI 模仿人類可以說是高難度,美國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巴雷特(Lisa Feldman-Barrett)就曾在 2021 年指出,即使 AI 技術已經發展到能創造出接近人類複雜系統的部件,但人類的喜怒哀樂和情緒驅動的行為,仍是機器難以企及的。

《加密城市》詢問了ChatGPT,它也表示無法代表人類或表達人性,原因是它沒有自我意識、情感或獨立的價值觀,仍需要人類監督與指導。不過,如果未來真的是由少數專家決定代表人類的 AI 模型,那麼它是否能獲得「全地球人類」的認可,恐怕還是未知數。

圖源: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