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钱是一种坏习惯,看看交易中导致亏钱的几种行为:
1.频繁交易
所有带有动能的K线实体、快速波动都会让人有进场的冲动。而且时间周期越小,K线的波动越快。
2.重仓交易
对自己的交易选择迷之自信,相信这一次一定能猜中。所以重仓入场。
3.不设止损
不觉得行情会一直走向入场方向的反方向,只要不设止损早晚能涨回来,大不了加仓拉低均价。
还有以上三种交易表现的交易者,大概率处于亏钱的状态。当然这里指的是多数的普通人,不乏有一些交易天才,通过频繁交易、重仓交易、不设止损的方法实现了目标,但是这种做法不适合大多数人。之所以容易养成以上三种坏习惯,是因为人们觉得这三种做法能赚到钱。潜意识认为速度快的会比速度慢的好,大的比小的好。尤其面对金钱,快速盈利,赚到更多盈利,不是更好么。所以总有一个声音让人忍不住地频繁重仓出击不设止损。
但是潜意识中缺少了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用理智进行证明,这三种行为是能够盈利的。如果能够用严谨的逻辑来论证,频繁交易、重仓交易、不设止损是完全能够稳定盈利的,那么这种意识就会被加强,从而让人更加愿意这样做。相反如果理论证明这种做法只会大概率亏钱,而降低交易频率、轻仓交易、严格止损才能带来长久的利润,就会逐渐抵消掉这种潜意识。这就是把坏习惯改正的过程。
想明白如何克服这三个问题,其实比研究技术更能让人实现稳定盈利。但交易者往往忽略这些心理层面的原因,而是一直在技术层面找原因。这里给出三个与技术无关但是与交易心理、交易执行强相关的三个方面,帮助交易者朝正确的交易方向思考。
1.建立理论自信
这一步帮助交易者对市场建立更加清晰的认知。没有理论体系的交易者看到价格波动心中是毫无头绪的,只能傻傻地看着价格涨跌,没有任何分析方法。有理论体系的交易者面对市场价格运动是有一套分析流程和描述方法的。这套理论可以是波浪理论、可以是缠论、可以是道氏理论,甚至是交易者自己总结出的一套理论。理论体系不分对错,建立体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预测,而是为了描述。举个例子,在体系内,价格的运动是在调整、还是在运行,是在五浪上涨还是三浪回调,是在主要趋势还是次要趋势等等,都有清晰的定义。这样,一个交易者面对任何商品标的不是发懵,而是有着力点去拆解行情。这是所谓的理论自信。
2.建立模式自信
模式自信关系到交易系统。也就是交易者如何基于这套理论来从市场中获取利润。举个例子,在理论体系中会将行情划分为上涨、下跌、反弹、回调。并且针对每种情况有对应的辨别方法(不一定100%正确,但交易就是做大概率)。那么交易系统中就可以只抓回调和反弹来进行入场,等待上涨和下跌。这在模式上是讲得通的。这样就建立了一套盈利体系,当然还要配合相应的止损、止盈策略。所有这些加起来,组合成一套具体可以执行的盈利交易体系。这就是模式自信。
3.建立执行自信
执行自信就是通过回测以及真实的交易来验证模式的正确性。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容易忽视或者说需要突破的困难点。很多人对于执行有一种天生的抗拒,思考可以,但是执行很困难。要建立执行自信就要大量进行回测,模拟盘,实盘。不同的回测方法结果也不同,有些回测方法欺骗性很强。最有效的就是轻仓实盘。通过大量的交易、复盘、再交易、再复盘的循环来提升交易表现。假设通过轻仓实盘,能够保证执行下来只有小亏、小赚以及大赚。那么就可以初步建立起执行自信了。
以上三种自信的建立,是帮助一个交易者从频繁交易、重仓交易、不设止损的坏习惯中走出来的方法。明白了自然就不做了,体会到了自然会形成正向反馈。分成三个步骤是为了条理清晰,实际上每一步其中都包含了非常多的知识点和难点,需要交易者自己探索突破。交易者必须亲身经历从0到1的过程,才能保证每一个点都体验到了,都悟到了。听别人讲只能浮在表面。就好比那个用冬瓜练习理发的学徒,总是在结束的时候把剃刀飞到冬瓜上,师傅说了千百遍也纠正不了,最后还是把剃刀插在了客人脑袋上。道理谁都懂,能执行下来的没有几个人。每天甩手300下,一年后只有柏拉图能坚持下来。这说明什么?1.柏拉图执行力强,有坚持的品质。2.柏拉图听老师的话,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件小事就反应出这个人身上拥有稀缺品质,稀缺意味着优势。在交易里也要善于借鉴经验纠正方向,要能把简单的模式坚定地执行下去,时间会带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