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南》将区块链技术置于国家数据战略的核心位置,旨在加强数据的安全性、透明度和可扩展性,作为其更广泛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机构在指导方针中强调,区块链技术是实现跨行业和跨地区可信数据交换的关键。
该文件提出,随着中国全国综合数据市场的建立,区块链网络将发挥重要作用,支持数据的安全流通、确保数据可追溯性以及防止数据篡改。
根据计划,中国预计到2029年将建成一个覆盖全国、全面运作的区块链数据基础设施。该计划将分阶段实施,2024年至2026年期间,政府将在重点地区启动试点项目,以完善区块链框架并测试其实际应用。
到2028年,这些试点项目将发展成为一个完全集成的国家区块链网络,支持省级、行业以及公私合作伙伴之间的大规模数据流动。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基础设施建设
该计划的核心之一是开发“可信数据空间”,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无缝的多方数据共享,同时确保数据的隐私、完整性和所有权得到保护。这些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空间将成为企业、政府和个人之间安全透明地交换数据的去中心化平台。
通过创建不可变的数据交易记录,可信数据空间旨在解决数据治理中的常见挑战,使利益相关者能够验证数据来源并确保符合监管要求。这些生态系统将在跨境物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等行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该指南还提议在区块链网络上构建“数据市场”,允许数据资产的代币化,实现部分所有权、货币化和跨平台的安全交易。这一创新有望释放新的收入来源,并激励更大规模的数据共享。该计划还呼吁建立针对特定行业的区块链平台。
到2026年,试点项目将在数字金融、绿色能源和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测试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这些平台将促进企业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加速整个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采用。
例如,指导方针鼓励为农业和工业制造业开发区块链驱动的供应链网络,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并减少欺诈行为。
而在金融领域,将探索利用国家批准的区块链进行去中心化金融(DeFi)解决方案的开发,为传统金融系统提供安全且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区块链技术下安全和隐私保障
中国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不仅局限于数据共享,还特别关注基础设施本身的安全性。指导方针中详细阐述了将区块链与先进的隐私增强技术相结合的计划,包括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和零知识证明等技术。这种技术组合将使得敏感数据可以在不被暴露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和分析,有效解决医疗保健、金融等敏感领域的关键隐私问题。
此外,该文件还提出了创建基于区块链的监控系统,用于实时检查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漏和网络威胁。通过分散对关键数据流的控制,该计划旨在减少单点故障的风险,从而增强国家数据的弹性和安全性。
结语:
中国的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体现了对数据安全性、透明度和可扩展性的追求,也为跨行业、跨地区的数据共享与创新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随着可信数据空间和数据市场的逐步建立,以及特定行业区块链平台的深入发展,中国正朝着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全球数据治理与创新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