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我们聊聊Lido。

Lido对自己的定义是liquid staking solution——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

用人话说就是可以把ETH通过Lido质押获得以太坊网络的质押收益,同时还能不影响代币的流动性,继续在其他Defi协议中获得额外奖励。

我们展开聊聊。

Lido面前有什么机会?

这要从以太坊从PoW(工作量证明)向PoS(权益证明)的转型说起。

过往以太坊网络和比特币网络一样,都是采用工作量证明来维护网络的安全。

简单来说PoW就是谁干活多,谁的话语权大。

面对没有捷径的数学难题,大家的解法都是遍历,谁努力试,谁就能获得奖励。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网络比较安全,坏人要想干坏事的成本很大,需要掌握超过现有算力的一半才能发动有效攻击。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费电。勤劳俭朴的各方群众都不情愿让电浪费在计算没有任何实际含义的试算上。

除了PoW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有的,PoS——谁有钱,谁的话语权大。

大家不用再浪费电算来算去了,交押金进去,然后随机选一个人来生成区块获得奖励。听起来好像有点问题,只要你足够有钱,交足够多的押金进去,岂不是就只手遮天了吗?是这个道理,不过如果有绝对优势数量的代币,当坏人毁了这个网络,自己手里的代币也变得一文不值,玉石俱焚就没意义了。不过为了防止过于中心化集中,单个节点的质押金额是32个ETH。想更多质押就多建几个节点。

质押还是借贷?

在以太坊质押维护网络安全是有报酬的,年化大概在3-4%左右,质押者越多收益越少,反之质押者越少,收益越高,不过再高也高不到哪去。

不过以太坊的质押也是有门槛的。

金额门槛高:单个节点的质押金额是32个ETH,只有0.5个ETH行不行?对不起无法参与。有45个ETH?也只能质押32个。

按照3000美元一枚ETH计算,32个ETH大概是一笔9万多美元的巨款,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技术门槛高:除了金额要求,对于技术上也有不小的要求,需要维护运行以太坊执行客户端和共识客户端的硬件,需要专用设备全年无休保持互联网连接,离线将受到惩罚。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这两道坎哪个都不容易。

除此之外,还有个更宏观的问题。

如果参与Defi的借贷协议,把ETH借出去也是有收益的,收益率浮动比较大,1-10%,从操作上来说这个倒是不太难,钱包连一下就能借贷了。

如果借贷的收益率高于在网络中质押的收益率,你会选哪个呢?

如果借贷的收益率长期高于网络质押的收益率,大家都不去质押了,是不是会对网络安全造成影响呢?

也不是非得二选一

小朋友才做选择,Lido什么都要。

以太坊质押门槛高,就降低门槛,提供“质押即服务”,不用在自己架设设备,0.01个ETH也能质押;

质押和借贷二选一,就提供一个和质押金额等价的凭证,拿着这个可以继续参与借贷协议。

一份钱,挣两份收益。

我们仔细看一下Lido的方案

如何质押

对于用户来说:

ETH质押到Lido的智能合约中,获得等价的stETH,stETH可以参与其他的借贷质押协议。

对于节点服务商来说:负责运营和维护验证节点,负责管理验证者密钥,参与以太坊网络的验证过程,但无法操作或提取用户的资产。

如何盈利

质押的收益来源于两部分

1.共识层CL-Consensus Layer

这部分是参与以太坊网络验证的收益,奖励与以太坊中质押的总ETH的平方根呈反比,总体上验证者数量增加,每个验证者获得的奖励会减少。

2.执行层EL-Execution Layer

这部分是验证区块过程中的收益,包括优先费用-直接支付给验证者的费用,以及MEV(最大可提取价值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指验证者通过包含、排除和更改区块中交易的顺序,从超过标准区块奖励和 gas 费用的区块生产中可以提取的最大值。

这两部分组成了质押的全部收益,图中橙色部分是共识层收益,灰色是执行层收益,目前合计3%左右。

收益分配

用户获得质押奖励的90%,

协议获得10%,一半归入国库一半用于支付节点服务费用

中心化风险

当前通过Lido质押的ETH占到总净质押的28.1%,领先第二名coinbase15个点。

整个协议的锁仓价值将近350亿美元

这张图是来自于DefiLlama的统计数据,第一名的锁仓量几乎等于第二和第三名合计,断崖式领先让很多人非常紧张。

最大的批评来自于:Lido规模过大,太多集中在一处的资源,可能导致中心化。

虽然Lido自己并不这么认为。ETH虽然都存入了Lido的智能合约,但是节点提供商是分散去中心化的,不存在都集中在谁手里的问题。中心化的问题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大。

而协议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可能是更应该被关注的。

麻绳专挑细处断,而整个链条中的最细的部分,却是必经之路——Lido协议本身。

小而美vs大而全

最近看了一些加密世界Defi相关的项目,我最大的疑惑就是:为什么这些头部项目各有各的特点,彼此不互相抢生意?

Lido在做流动性质押了,为什么不再往后延伸一步做再质押?而那些做再质押业务的项目,为什么不考虑往前走一步也提供流动性质押的服务。

为什么他们努力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而不考虑“做大做强”?

我觉得这和去中心化的理念有关,大家忌惮过于集中的资源和权力,担心51%的攻击,担心一个具有巨大野心的疯子掀翻桌子。

也让我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跟我过去认识完全不同的世界。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没有小而美,只有赢者通吃。

带入熟悉的其他行业视角,国内的电商领域,淘宝和拼多多你说他们有什么差异化的竞争逻辑吗?京东和淘宝两者之间有绝对的差异吗?

从结果上来看,我觉得并没有。

京东以自营起家,类似淘宝模式的第三方开放平台也投入了巨量精力在做,淘宝以三方卖家作为起点,也努力在开拓自营业务。拼多多的白牌低价策略有效,淘工厂马上掉头跟进,仅退款这个争议性巨大的服务产品,也是一边被骂一边全体电商平台光速跟进上线。

为什么国内电商都想做巨无霸,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最好能从营销种草就开始,购买下单,甚至分享娱乐都能包圆。电商平台不止想卖货,还想做社交、直播、游戏。同理,游戏想做社交,社交想做电商,电商啥都想要。

所以出现了现在令人啧啧称奇的现状,可以在淘宝里玩小游戏,在抖音里买东西,在支付宝里聊天,在微信里更是无所不能。

我在想这是为什么?是我们不喜欢小而美,不喜欢做精做细做专业一件事吗?

可能确实是因为不喜欢。

最近在看《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关于“官僚制度”的洞见很有趣。

随着组织规模的攀升,管理难度和协作难度也呈指数级别上涨。当我们用“官僚作风”来形容一个组织的时候,隐藏的含义是说这个机构不够敏捷、有一些繁文缛节。

但这有可能不是“官僚本身”的问题,只要组织足够大,不论所有者属性,都被一视同仁推向这个难题。当年的国企是这样,如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互联网大厂也不能幸免。

而“官僚体系”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让庞大组织运转的必要方式。作者认为中国从秦朝开始就形成的这套文官体系是非常先进的,时至今日这片土地依然在沿用这套从地方到中央的的管理体系,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形成了“政治现代化”。

从古至今,东方这片土地,对于庞大组织的管理,经验丰富。我们对于流程熟悉,对于结果享受,对于路径当然也非常依赖。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一个“大一统”的梦想,在我能控制的范围里尽力一统,然后扩张边界。相关多元化不再是书上的概念,相关的能多元化,不相关的变成相关再做多元化。

自古以来的经验不断教育我们,更强才能更大,而更大会继续带来更强。更大的组织意味着能够调配更多资源,更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进入做大做强的正循环。“偏安一隅”在中文语境里跟“不思进取”是一样意思的贬义词。

做大企业,可能是中国企业家的本能。

大机构能够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一力胜十会,还是小机构敏捷快速——兵贵神速,没有本质的优劣之分,甚至也不是主观的有意选择。几千年来环境和个体之间的不断相互选择,也许这种偏好远在几千年前就在文化基因里写好了。

什么样的土地,结什么样的果实。

当我为Lido不能横扫千军,上下游通吃而遗憾时,以太坊可能也在为过于集中的资源而暗暗担心。

$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