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来了!11月29日,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Hyperliquid宣布推出原生代币HYPE,并展开创世空投活动。代币上线后,HYPE的价格一路飙升,从11月29日的2美元开盘,到12月1日最高涨至9.8美元,短短三天内,价格几乎翻了五倍。
与今年其他大的空投项目相比,HYPE的市场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这次空投,Hyperliquid总共分发了3.1亿枚HYPE代币,就算按照开盘价2美元来算,空投规模也达到了6.2亿美元,堪称今年空投中的大手笔。
不过奇怪的是,虽然这次空投那么大,Hyperliquid在空投前期似乎没啥中文KOL在社交媒体上讨论。事后那些晒空投收益的中文博主也不多,感觉好像那些专注撸空投的KOL们,反而错过了这次真正的大机会。
空投发至9.4万个地址,空投最高近千万美元
根据ASXN Data的数据显示,Hyperliquid这次实际空投了大约2.74亿枚代币(因为有些用户没签署Genesis Event条款,所以没能领取)。总共约9.4万个地址收到了空投,平均每个地址拿到2915枚HYPE,按12月1日9.8美元的价格来算,相当于每个地址赚了2.85万美元。可以说,Hyperliquid这次的空投,绝对是今年最大的空投项目之一。
虽然每个地址平均获得2915枚代币,但实际上,这个数字背后是典型的“二八法则”。大部分空投量集中在少数大户手里,这导致了平均数被拉高,实际情况是空投的中位数仅为64.53枚。按照比例来看,大约38.7%的用户领到的代币在10到100枚之间,17.9%的用户领取的数量甚至不到10枚。所以,超过一半的用户领取的代币不到100枚,而领取少于1000枚代币的账户占比则高达83.9%。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多数人并没有领到像2915枚这样的“高额”空投。不过,单凭几百美元的收益,按现在的市场价格,也差不多能换个苹果手机了。
而在单个地址上,最大的一个空投地址竟然领取了97万枚代币,按9.8美元计算,这个地址的空投价值接近956万美元!这也许会成为2024年空投项目中,单个地址所获空投价值最高的一次(例如Starknet最大单个地址的空投价值为36万美元,Jupiter为13万美元)。
空投后2天带来1万新用户
即便空投的宣传没那么广泛,但结果却非常显著:空投之后的两天,Hyperliquid带来了1万多名新用户。根据历史数据,空投发布之前,Hyperliquid的日新增用户基本保持在500人以下,大多数时候只有150人左右。但就在11月29日和30日的两天里,新增用户总数竟然达到了10993人,甚至超过了过去一个月的新增用户总和。特别是在11月30日,总交易笔数突破了344万笔,是空投前的10倍多。
尽管用户活跃度在最近激增,但似乎并没有带来交易量的大幅增长。11月29日到30日的两天交易量大概在18亿到19亿美元之间,没见显著增加。不过,和其他项目的空投后用户骤减相比,Hyperliquid的表现算是比较独特了。
其实,Hyperliquid的增长趋势早就开始显现了。根据defillama的数据,Hyperliquid Perp在所有衍生品协议中排名第二,仅次于Jupiter Perpetual。更有意思的是,11月17日时,Hyperliquid还一度超越Jupiter排名第一。而早在今年7月,Hyperliquid排名还在GMX和DYDX之后,居然蹿升到第四。作为一个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新兴玩家,Hyperliquid的崛起其实已经启动了。
Hyperliquid生态代币集体暴涨
截至12月1日,HYPE的市值一度突破33亿美元,排名大约在第44位左右,和OKB差不多。而ARB的市值大约在40亿美元,如果HYPE继续上涨,甚至有可能超越ARB。
对于那些获得空投的人来说,HYPE的强势上涨无疑是最好的激励。社交媒体上,不少KOL都称赞Hyperliquid相较于那些拿到大笔资金却设计复杂规则、让用户博弈的空投,简直是年度良心。而有的用户则指出,HYPE现在还是个“单机币”,只能在Hyperliquid上交易。
随着HYPE的火热,Hyperliquid也变成了新的“淘金地”。不仅HYPE,Hyperliquid上的其他代币也都在这波热度中迅速上涨。从11月29日到12月1日,Hyperliquid上的原生交易币种,如PURR、JEFF、HFUN等,均出现了大幅上涨。尤其是JEFF(以Hyperliquid创始人Jeff为灵感的MEME币),在短短三天内涨幅接近10倍。OMNIX等币种也经历了几倍的增长。
不过,能否维持这种强势上涨,还是个未知数。
到目前为止,Hyperliquid的链上出入金仍需通过Arbitrum来桥接。Arbitrum链上超过60%的USDC代币都由Hyperliquid地址持有,这看起来是一个互利共生的关系。Hyperliquid为Arbitrum带来了大量的活跃地址和资金流动,而Arbitrum则为Hyperliquid提供了稳定且低成本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主网尚未上线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Hyperliquid至今还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投资。根据Hyperliquid基金会在创世活动中的公告,代币分配中“没有针对私人投资者、中心化交易所或做市商的分配”。之前,PANews也对Hyperliquid的理念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官方资料来看,Hyperliquid的EVM已在测试网部署,但与其他L1状态集成还在进行中,短期内可能还无法像其他L1那样通过跨链桥进行资产转移。而作为一个L1,Hyperliquid的生态体系相对单一,目前的所有基础设施,比如浏览器和DEX,都是自营模式。这样的策略有其优点——所有技术创新和发展都聚焦于提升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性能,目标是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币安”。不过,也有缺点,那就是可能难以通过拓展生态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另外,从Hyperliquid的官方社交媒体运营来看,除了公告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内容更新。这种低调、专注的风格在加密行业显得相当独特,尤其是在这个充满炒作和噱头的领域。
不过,最近Hyperliquid的火热表现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市场涨幅面前,再多的营销套路也显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