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9月份美国不降息,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
对于个体来说:
1、你持有大量资产(房子、股票、生产线)但没有现金。
那通胀使你获得大量资本性收益,躺赚。
而通缩+对你就是致命打击,因为你的资产不断贬值,
具体案例:你买了好多房子和股票,手里没钱甚至还有银行贷款,坚定看多经济
2、你没有资产(房子、股票),也没有大量现金,但你每个月有工资这个时候分情况,
(1)如果你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那通缩对你很友好,因为你每个月还是拿一万,但是外面物价在降,你很爽,通胀的话你也很爽,因为你的收入会继续水涨船高。这印证了为什么要读书。
具体案例:手术医生
(2)如果你的工作是随大浪的,那通缩的话你的工作岗位可能就消失了(裁员)
通胀的话就得看你的工作是否赶上风口,如果赶上风口的话你过得会不错,如果不是风口的工作那你就会觉得工资不涨物价狂飙,很惨。
具体案例:新能源公司员工、电商打工人、导游
3、你持有大量现金,而不持有资产。
那通胀吞噬你的购买力,而通缩可以让你有机会抄底各类资产,且日常消费也会比以前花更少钱很爽
具体案例:你老早就把房子股票全卖了,手上捏着一堆钞票,坚定看空经济
4、如果你有一套房子、又有一点存款,还有一份工作,那通胀和通缩都不会一把击沉你,你顶多会抱怨一下买东西贵了了(通胀)or 外面很萧条(通缩)
具体案例:十年前就在华为工作的,并且买了一套房还完房贷了,比较安居乐业的人,也存了点钱
所以通胀和通缩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得看具体情况
至于对整个社会来说,当然温和通胀+是最好的,通缩是最坏的。
中国现在是顶层通胀,底层紧缩。在这个时候再加息,中小企业全部死光光。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地方债+。据我所了解,目前银行正在大把低息甚至无息贷款给地方政府,借新还旧,通过这一部分息差,勉强拖住债务规模不再扩大。
至于后续高层怎么操作。先在可控范围内爆掉几个地方政府的债务,然后通过奥论,出台立法改革,限制地方政府借贷。
然后,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地方债务+,相当于全民兜底
不过,现在需要等一个时机,等一个恰当的时机。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世界经济进入大停滞了吗?
现在的经济不是停滞,是衰退。
目前只有中国属于正常发展状态。
实际上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明白一个道理,从2020年起,这个世界就开始崩溃了
一、美国队中国开展贸易战,开始全方位打压中国,对全球贸易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
俄乌和巴以让整个世界的安全局势变的非常脆弱,各国都需要加重军费支出。并且还造成了严重的能源、粮食危机。
各国只是对新冠没办法了,不是赢了,新冠每年仍然会造成巨额的社会损失。
在这几个条件下,还幻想着世界会一天天变好的人,天真和傻就选一个吧。
为什么这两年邪乎的科技新闻一个一个爆?
比如那个室温超导+
为什么现在AI概念那么火?
就是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好的投资领域了,各行各业都在停滞和衰退,
所以只能孤注一掷的炒概念,除了炒股炒币没别的路,
三、加息往往比降息阻力要大得多
我们先回顾下自07年至今的利率调控,08年救市一年就把利率水平从4.25%下调到0~0.25%开启量化宽松+,加上07年的100bp,相当于两年内用掉了525bp的降息幅度。相反加息却非常困难,时隔近7年,2015年一通造势下来,仅仅加息25bp,之后开启每次25bp+的加息,直至2018年12月达到顶峰的2.25~2.5%,很快没有抗住又在2019年开启了降息周期,三次总计75bp降息,再之后就是疫情的疫情,2020年短期内把积攒的150bp利率空间用完开启无上限量化宽松,直至今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第一次25bp,本次50bp,读者把观察周期拉长,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周期。
为什么降息容易加息难呢?还是要回到凯恩斯主义+中寻找答案,当市场趋于转冷的时候,伴随着钱无法正常的流通,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活动都会转弱,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形成螺旋装热度下降问题。
而解决办法就是扩大支出,而政策干预最容易的工具就是货币政策,让更多的货币流向市场,同时增加政府的债务上限,以此补偿缺失的货币流通,市场钱多了,投资消费热度也就起来了。货币政策工具+最直接的就是下调利率,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借钱,市场货币供应大幅度提升,以此扭转经济颓势。
相反,一旦开始对存量和增量债务加息,那么信贷供应就会下降,从而降低市场热度,以及可能引发债务违约风险。人们更喜欢债务支撑的繁荣,也不喜欢泡沫破裂下的出清,各国似乎都一样。
回归正题,就相当于一个无负债的人,在危难的时候刚开始借给他钱可以改善他的生活,帮助他度过难关,欠的债总要还,如果还不起就会降低支出,那么就下调利率降低他的压力,如果这样还不行,允许借更多的钱给他偿还以前的债务和利息,突然有一天宣布要收紧信贷和增加利率的时候可以想象有债务的人都将变的比以前困难,这便是降息让利容易,加息收紧信贷面临重重阻碍
#小非农增幅创3年多新低 #BTC走势分析 #美联储何时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