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技公司碳足跡暴增

近年來,大型科技公司如 Amazon、Google 和 Microsoft 因其巨大的碳排放量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數據顯示,這些科技巨頭自 2019 年以來的碳排放量已超過比特幣自 2009 年誕生以來的所有排放總量。事實上,自 2019 年開始,當多數美國最大網路公司開始公開其排放數據時,大型科技公司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遠超比特幣自 2014 年以來的排放量。

在 2021 年,Amazon 一家就排放了 7,154 萬公噸的二氧化碳,超過了比特幣當年的估計排放量 6,540 萬公噸。再加上 Google 2023 年報告的 1,430 萬公噸和 Microsoft 的 1,530 萬公噸,這些科技巨頭每年的累計排放量超過了一億公噸。這些巨大的碳排放量主要來自於其廣泛的數據中心、全球物流網路以及不斷成長的數位服務需求。數據中心需要大量能源來運行和冷卻,而物流網路則依賴於化石燃料進行運輸。隨著數位服務的擴充功能,這些科技巨頭的環境足跡也隨之擴大

比特幣與科技公司的碳排放比較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挖礦和全球能源來源的波動性使得其碳足跡的估算變得困難。根據聯合國大學和《地球未來》雜誌發表的研究,比特幣全球挖礦網路在 2020 至 2021 年間使用了約 173.42 太瓦時的電力。若比特幣是一個國家,其能源消耗量將超過擁有 2.2 億人口的巴基斯坦。而比特幣每年約排放 6,540 萬公噸的二氧化碳,這一數字相當於希臘的總排放量。

圖源:Earth's Future 全球比特幣挖礦用電量(2020-2021 年)

批評者認為,這些排放對氣候構成重大風險,質疑比特幣的價值是否足以抵消其對環境的影響。然而,如果我們將這些數據與公司的排放量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大型科技公司的碳足跡遠大於比特幣,而這還未考慮到 Amazon 從 2021 年至 2024 年的成長。

圖源:Earth's Future 全球比特幣挖礦的碳足跡(2020-2021 年)

儘管直接比較公司報告的碳排放量和比特幣的估計排放量並不完全科學,但我們仍可以看到大型科技公司的足跡遠超比特幣。假設 AI、比特幣和雲端計算的數據中心在能源需求和碳排放上大致相等,數據表明,自 2019 年以來,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超過了比特幣自其誕生以來的全部排放量。

環境責任的差距

大型科技公司的碳排放對全球環境可持續性構成挑戰,這與其在推動 AI 和雲端計算方面的角色形成鮮明對比。環保倡導者批評這種技術創新與環境責任之間的差距。跨產業的碳排放報告方式各異,妨礙了準確比較。標準化的方法和加強透明度對於有效的環境管理和責任追究至關重要。

自 2019 年以來,大型科技公司的碳排放量超過了比特幣挖礦的全部排放量,這強調了環保責任的必要性。要有效減輕氣候影響,需要立法架構和可持續實踐。面對這些挑戰,科技公司應該更多地投入於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術,以減少其環境足跡,達到真正的碳排「淨零」目標

總而言之,儘管比特幣挖礦被批評為高耗能和高排放,但大型科技公司在碳排放方面的影響更大。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這些公司必須更加關注環境責任,並採取積極措施減少其碳足跡,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台灣碳權交易辦法八月上路!最快九月底有首筆買賣,但仍面臨 3 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