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or不降息,纠结的美联储背后蕴含着什么? 推荐阅读:★★★★

对于上周CPI数据以及议息结果同时出现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所带来的答案也是匪夷所思的,美联储让市场见证了“自己”的不冷静以及纠结,为什么这么说?

“疲软的就业会让我们提前降息”“但是强劲的就业不一定让我们推迟降息”“决定我推迟降息的是通胀数据” 这是美联储之前所说的表述。

而市场之所以忽略美联储2024年仅有一次降息的预期,就是因为美联储的表述逻辑混乱,不冷静也不理智。

我们来解读一下美联储表述的逻辑:

1,讨论主题是导致提前降息的因素,那么提前降息就属于政策刺激类型,是市场预期的目标,是所有人都盼望着的刺激性政策消息。

2,推迟降息,在目前情况下就属于收缩性政策,也是市场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与政策。在目前的高利率常态下,别说加息,推迟降息都足以让市场足够紧张,这是事实。

3,参考指标,就业率,通胀CPI
就业率,是先行指标,通常是先于经济变通前发生变化,直白的说就是,大家首先需要参与就业与工作,才能获得报酬,只有参与就业,企业才能开工,生产等,最终产生劳动做的,然后去参与到生活消费,然后才会对经济带来影响。
通胀CPI是滞后性指标,是经济已经发生变动之后才发生变化,当人类参与到工作生产,拿到收入,企业生产,销售等等,这一切完成之后取消费,才能反映出CPI通胀情况。
所以我们对标 就业与通胀,就业可以被视为因,而通胀被视为果,

4,“就业率不好,就会提前降息”“通胀率太高,就会推迟降息”这是美联储的原意。
所以根据我们上方所描述的结果可以看出,美联储在用先行指标来推动刺激性的宽松政策走向。反而用滞后指标来推动收缩性的紧缩政策预期推动。
就业率(先行指标)推动提前降息,通胀率(滞后指标)推迟降息。

5,通过“4”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美联储对于刺激性政策更加积极,因为它用先行指标来推动,反而对收缩性政策更加消息,因为他用滞后指标来标记。

6,所以按照原本美联储的表述,美联储是希望提早实施刺激政策也就是降息的,然后谨慎的通过滞后指标CPI来标记收缩政策。
如果按照美联储对于经济政策的表述来判断,美联储是希望尽快释放刺激性政策,而这种原因就来自于美联储属于当家人,知道柴米油盐贵,知道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未必会很好。如果通过这个视角去解读美联储,其实可以看到一个消极的美联储,而并非积极,甚至更别提中性。

7,在本次点阵图前,按照美联储释放出的观点就是“恐惧”,而恐惧的来源来自对未来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刺激性政策的落空导致。


8,令人奇怪的逻辑问题来了,既然如果之前美联储释放的情绪是消极,是担忧,同时也认同市场对于降息得到预期而实现的结果,而为何在本次点阵图大改口径直接向市场表示降息只有一次,而目前也是继续推迟降息呢?这就是不符合逻辑的地方,除非美联储自己也“身不由己”

9,其实关于美联储的独立性以及是否受某些命令影响,是一直热门讨论的话题,但是大家都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表明。但是目前来看,上周的议息结果的后的点阵图改变,很难让人不怀疑美联储是否拥有“独立”性。

10,按照经济学逻辑来说,加息周期之后,美国的通胀慢慢下降,经济并未衰退,就业市场只有近期才出现衰退,金融市场稳定等等,那么在种种条件下早就应该开始降息,但是却以各种理由不降息,这是为何?这就让政策变得不理智,也难免让人们想象美联储的恐惧是否是来自降息后的未来?

11,我们需要注意,在不降息的同时,美国一边发行国债,一边疯狂印钱。当然,这里的印钱并非是直接增发货币也不是通过QE放水来完成,而是通过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而此类动作是被称之为货币财政化赤字,说白了就是为政府开支提供资金。这种印钱方式,受益者是政府,而紧张的是整个金融市场。当然,虽然目前美联储已经开始减缓缩表,逐渐减缓QT动作,但是依旧是作用不大,并且本次鲍威尔讲话,并未谈及或者有意避开了QT问题的问答,直白来说,目前并未进一步推荐给政府“印钱”这个动作。

通过我们解读美联储之前与现在的逻辑,加上实际性的表现,其实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何市场目前对于美联储已经开始了“不信任”,甚至做出相悖的动作(在降息预期推迟之后美股依然上涨)。
当然,我们始终是无法明白,这是否是美联储有意为之,给市场给全球释放一个“假信号”,还是美联储真的“身不由己”。我们能做的就只是耐心等待,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了。

图1:美联储利率变化决策过程图
图2:美联储利率决策影响因素比较图
#BTC走勢分析 #降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