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护美元体系:将“威胁”转化为“工具”
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最初被认为是对美元体系的一种潜在威胁。
华尔街的策略是通过深度介入、布局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逐步将其纳入现有金融体系,化被动为主动。
控制市场节奏:当加密货币市场被大型机构主导后,其价格波动、应用范围甚至公关宣传都可以为美元金融体系服务,而不是破坏它。“杀不死的最好方式是收入囊中”。
2. 成为区块链金融体系的架构师
华尔街深知,新的金融时代不仅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更是重构全球金融规则的机遇。
主导权争夺:谁掌握了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和应用,谁就能在未来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
标准制定者:华尔街不仅仅是参与者,他们试图通过投资、整合和创新成为区块链金融体系的规则制定者。无论是比特币ETF的推出还是对以太坊等智能合约平台的关注,都体现了这种战略野心。
3. 比特币是入口,山寨币是未来20年主战场
华尔街对比特币的布局,可以看作是一种长期的市场教育和生态准备,而山寨币则承载了更多的未来想象力:
比特币是价值储存工具,对于机构而言,它是风险较低的入场选择。
山寨币是技术和应用的载体,特别是DeFi、NFT、RWA、支付和治理等领域,这些山寨币更能体现区块链的实际应用潜力。华尔街更愿意在这些领域深耕,因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场景能提供更高的利润空间和长期价值。
4. 监管是门槛,也是机会
监管明确是华尔街大举进入加密市场的前提条件。随着政策逐步清晰:
短期冲击:市场可能因监管消息出现动荡;
长期利好:当规则明确后,机构投资者更容易进入,而这些资金的规模和稳定性远超当前市场的散户资金。
此外,未来的区块链市场将成为各国政府和资本之间的博弈场,政府推动下的大量资金将加速技术币的应用和普及。
5. 比特币市占率下降是趋势
随着加密市场的成熟,比特币市占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更多创新的出现:其他区块链项目和协议(如以太坊、Solana等)在技术、效率和应用场景上超过比特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和用户。
机构资金的分散化布局:华尔街更愿意在多元化资产中分散投资,而非将资金集中在单一资产上。
政府与技术博弈的加剧:未来技术币可能承载更多的资金和话语权,从而使比特币逐渐失去市场主导地位。
6. 未来20年:技术与资金的黄金时代
随着监管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未来20年将是区块链技术和理论发展的黄金时期:
资本爆发:大量的机构资金涌入,不仅推动市场规模增长,也会带动基础设施的完善。
技术应用的普及:更多的区块链应用将进入主流社会,包括支付系统、身份认证、资产代币化、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币的价值将在实际场景中得到验证。
加密货币市场不再是投机的象征,而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和机构将在这一过程中博弈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