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陈默 cmDeFi
转载:Luke,火星财经
核心观点:理解DeFi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为“经纪人”,探索去中心化和监管态度中的底层逻辑、生存空间,找到完美出口。
扩展经纪人定义:法规认为DeFi交易与证券交易流程中有很大相似之处,DeFi经纪人需要向IRS提交信息报告、帮助客户准确申报税收、确保合规性 (KYC、反洗钱等)。
判定DeFi经纪人:提供促进交易的服务、具备客户信息获取能力。
对DeFi的影响:选择接受经纪人认定或将项目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程度越高,被认定为经纪人可能性越低。
DeFi未来完美出口:去中心化前端、不可升级合约、链上自治、代币功能化构建自己的网络。
研究报告
1/4 · 背景和原因
该法规由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发起,由于去中心化和匿名性,数字资产交易往往缺乏传统金融系统中的信息透明度,导致税务监管面临巨大挑战。法规中列举了在运作流程上,证券行业与DeFi行业的相似之处:
交易指令 -> 交易撮合与执行-> 交易结算
在证券行业,经纪人将客户的交易指令发送至交易中心 (如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这些平台负责撮合买卖双方的订单。在DeFi行业中,法规认为也存在这样一个“经纪人”角色,而经纪人需要向IRS提交信息报告、帮助客户准确申报税收、确保合规性 (KYC、反洗钱等)。
所以,我们主要讨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DeFi的哪些角色会被认定为“经纪人”。无论该法规是否会被批准推行,以什么样的形式推行,我们主要的分析目标是去中心化和监管态度中的底层逻辑、生存空间。
2/4 · 扩展“经纪人”定义
传统上,“经纪人”的定义局限于证券行业中的交易代理或直接持有客户资产的中介。此项法规的主要内容是扩展了这一定义来应用到数字资产领域。新法规要求经纪人必须向美国国税局 (IRS) 提交申报表,详细报告客户的交易信息,包括收益情况和交易细节,目的是提高税务合规性,意味着纳税的潜在可能性。
这里能够解读到的一层监管倾向,就是虽然在ETH ETF通过之时,对“证券”和“商品”有了初步的定义和区分,满足条件的数字资产更倾向于定义为商品,无法直接将其归类为证券,但本法规提出的“经纪人”扩展,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与证券交易类似的信息报告机制,所以本质上仍然可以回归如何定义DeFi协议和资产的问题。
法规扩大了“经纪人”的定义,明确将以下类型的参与者纳入:
数字资产中介: 为客户提供服务以完成数字资产交易的个人或实体,包括交易所、托管钱包服务提供商等。
DeFi平台参与者: 包括那些不持有客户私钥、但通过协议或智能合约提供交易服务的非托管平台。
这里的核心在于“中介”两个字,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实体就不用讲了,交易所、托管钱包这些没有特别大争议,争议在于如何定义DeFi活动中的“中介角色”。总结来说是以下2个关键因素 🚩
提供促进交易的服务
具备客户信息获取能力
记住这两个判断因素,我们来进一步拆解一个DeFi项目中的各方角色:
前端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使他们能够方便地进行交互或交易。
协议运营者:提供执行交易的核心协议或智能合约 (如Uniswap、Curve等AMM)。
验证者或结算者:负责在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 上记录交易。
法规特别关注前端服务提供者和协议运营者,因为他们的服务直接“促成”了交易的完成。而对于验证者或结算者,如果一个参与者仅提供分布式账本的验证服务(如区块链节点或矿工),并未直接参与或促进交易,则不会被视为经纪人。所以只讨论1和2就行了。
整个分析过程会贯穿Uniswap为例子,因为它是唯一一个每种情况都占一些的案例。
1 基本也是无争议的,前端服务提供者必然属于经纪人这个“中介”角色,特别是像Uniswap目前这种前端收费的状态,会加强被认定为经纪人的倾向。
2 协议运营者争议较大,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可升级的智能合约不受任何个人或实体控制,它具有无需许可和不可篡改的特点,提供这种智能合约的项目方/开发者是否会被定义为经纪人?
回到两个关键界定因素:提供促进交易的服务+具备客户信息获取能力
如果以目前的Uniswap为例,前端服务是由项目方来提供和维护,它是百分百提供了促进交易的服务,并且对这种服务收费,同时它有能力记录并获取用户信息(比如在前端增设KYC或交易条款等)
那么我们假定一种情况,如果Uniswap团队放弃提供所有服务,彻底退出项目,那么理论上用户仍然可以通过直接访问Uniswap部署的AMM智能合约来完成交易目的,这是因为智能合约一旦部署就会永远存在链上,此时AMM就变成了一种去中心化工具,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项目方也无法获取用户信息,这就不满足第二个界定因素,虽然Uniswap部署了AMM合约能够让用户进行交易,但它已经不具备“主动”促进交易和获取用户信息的能力,则法规可能无法找到适用的经纪人对象。
所以,结论是项目去中心化的程度越高,被认定为经纪人的可能性越低。
总结,去中心化项目的几个核心特点:
智能合约的自运行性:核心交易功能通过部署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实现,合约是不可篡改的,任何人都可以与之交互,无需许可。
无中心化管理:如果项目方退出 (例如停止维护前端界面),智能合约仍然可以运行,且不依赖任何中心化实体。
前端服务独立性:即使官方前端 (如Uniswap的官网) 下线,第三方开发者可以构建自己的前端与智能合约交互。
无法掌控客户信息:由于链上交互是完全去信任的,项目方通常无法获取客户的身份信息或交易数据。
3/4 · 对于 DeFi 的影响
在 DeFi 诞生初期,大多数项目的终点还是走向去中心化,最终将项目交给社区自治,完全在链上自运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发现想实现这种理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多数项目离开项目方后逐渐消失在市场视野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项目方本身留下一堆烂摊子,以去中心化的名义软Rug
市场整体认知不够,需要有中心化的引导和推动
项目本身没有问题,但不够成熟,社区不具备自治和推动项目发展的能力
(1) 需要中心化参与的DeFi
所以在这个周期,很多ceDeFi项目开始崛起,既然纯DeFi项目目前无法完成“去中心化金融”的目标,不如直接引入相对专业、合规的中心化实体和策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中心化实体被认定为“经纪人”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这项法规的到批准和推行,意味着这些项目可能
要求用户提供KYC
在合规负担下,打开前端收费或服务收费
但同时意味着“经纪人”可以合理合法的开展活动,成本是合规负担下,需要增加自身的收入能力,比如对客户收费等。
(2) 有能力去中心化的DeFi
去中心化前端
智能合约固化、不可升级
链上自治
做到以上几点则很难被判定为“经纪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该法规即使推行,主要面对的对象也是比较依赖中心化主导的项目,虽然这类项目在当前市场中占大部分,但长期来说对DeFi的去中心化也是一个推动,而对于进入这个行业的中心化实体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4/4 · DeFi 出口
首先,监管和合规的明确对于DeFi来说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这种明确在川普任期内可能会占到地利,市场期望的是一种更加宽松的监管。我们这里根据已经出现的法案或草案,讨论一种 DeFi 项目面对监管和合规的最优解,完美出口。
(1) 经纪人判定方面
这个方面是本篇讨论的重点,结论就是要么把这个事情做成正规的生意,遵守 IRS 的报告要求并接受经纪人的认定,要么将项目逐渐去中心化。
(2) 代币性质认定方面
在 ETH 现货 ETF 申请被批准的背景下,加上之前 FIT-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 中的内容,对于项目代币如何界定证券和商品有了一个基础判定依据。
目前对于 ETH 的定义更加倾向于功能性的使用,其存在的质押和治理性质更多是维护网络运行而非经济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更倾向定义为商品而非证券。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DeFi协议,在治理方向上如果更趋近于获取经济回报或分红,则其定位更有可能被定义为证券,如果趋于功能性、技术升级等方面,则被定义为商品的概率更大。
我们还是拿Uniswap举例子,如果想避免“经纪人”判定,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其代币被定义为商品而非证券,应该走出这种完美出口?
下架前端和收费,交易依靠第三方前端,或教育用户直接与智能合约交互
自己发链,将代币逐渐 “以太坊化”,作为一种功能性使用和网络维护,规避证券认定。
无论这些法规是否会被批准和推进,DeFi如果始终保持向去中心化的目标前进,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仍然需要中心化实体参与和主导的项目存在,而且目前是大多数,它们可能需要面临选择和平衡,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去中心化不是一天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