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LIVE
LIVE
SJ Crypto
--5.8k views
📍补充一些大家可能需要到的6个"Web3答案" 这条有关Web3工作和内容方面的内容底下有一些问题,我给延伸一下做个Q&A答疑 首先还是工作方面👇🏻 1/Q:感觉Web3的工作机会比较少,缺少传统意义上的“大厂”,未来不知道要怎么办 A:行业仍处于早期,其实工作机会还是蛮多的,但可预见的是岗位流动性也挺高 另外还有未来转岗转行业的问题,我从22年跳槽之前就可以预见到,我未来大概率是很难再回去国内的传统金融体系了 但其实这个问题你换任何行业都是一样,不要把在一个行业的经验或者职位代入到另外一个行业里面,你几乎是=重头来过的,除非是像财务、行政等万金油职业 2/Q:不是程序员也不是金融从业者,想来Web3不知道从哪个岗位开始转型,本职岗位的经验感觉用不上? A:社区MOD是最直接的选择,还是上面的话题,如果是直接换行业了,你的薪资水平要有“被重置”的思维,因为你原来行业里积累的资源和工作经历,大概率对你未来的Web3工作起不到帮助 而社区运营,虽然工资可能相比其他岗位比较少,但对你积累行业资源还是可以起到非凡的效果的,且最主要是门槛也比较低 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就是在19年那会做某个社区的管理认识的朋友,后来在21年底介绍给我的 做社区MOD,如果你只是把你自己当机器人式的客服,那和电商客服也没什么差别,但你要是尝试和社区里的人交朋友,那做同样的工作量,得到的潜在回报是更多的 3/Q:如何综合主业工作和自己的账号运营的? A:Web3的工作因为分布式办公的属性,可以给予我们很多相对自由的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 还有就是,除非担任某个项目/交易所/投资机构的重要部门leader,你确实需要给你的主业腾出相当的时间来处理case,否则的话我是这样建议我引用推文的那位朋友的: (1)要不呢你就也试着做账号,一边工作一边输出,反正你做这一块内容也是得心应手的 (2)要不呢你就多找份工作,反正这个行业的相对自由化,你得主动给自己找事情做以应对高流动性的行业背景 显然,她暂时选择了后者。还有就是,不要全职做账号,我就是兼职做的,做账号至少我的初衷是希望积累行业影响力,赚钱接广子对我来说是非常次要的事情 但即使是你想用账号接广子,我感觉起步做收益也会非常不乐观,现在矩阵太多了,那种几十刀的广子现在都还要靠抢的好像🤣 4/Q:如何找Web3的工作? A:有一些Web3专门的招聘网站,比如Dejob,又或者直接翻项目/交易所/投资机构官网投简历,再然后就是在推特上直接联系其项目或机构的创始人(如果你有一定的关注量背景则更好) 我觉得Web3的工作在推特上联系,会比用领英高效非常非常多!!! 除此之外就是走朋友推荐了,我是走这条路的,对应的门槛其实会比自己去海投简历会好很多 其次是内容方面 1/Q:感觉有些人的分析,虽然花了时间的,但读起来却是无用分析 A:我认为是水平问题,我自己也产出了非常多的长篇垃圾,但水平就是这样提升的,我自己看我一年前产出的一些观点都感觉💩一样 但正如我引用内容里所说:复制别人的观点,东施效颦;输出自己的观点,内容再生涩,内核也是五彩的。 不要因为怕说错就不说,也不要因为怕说的不够好就不说,多表达观点少倾泻情绪,这样自己的内容体系及风格自然而然就会不断迭代 追求65分的内容就足够了,想要做到90分,可以在65分的基础上另外补充一点点,推特不是只能发一条内容 2/Q:如何做到分段、加粗、符号都用得好清晰,长文怎么看起来更流畅? A: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就知道什么样的内容容易读,什么样的内容难读了。我自己发完内容会用小号再看一遍,并且也会刻意切割开头内容,好避免被折叠 同时由于推特无法做分级标题,所以巧于利用一些符号给标题标注层次,我觉得这样排版别人阅读起来会更舒服(这个问题确实是有这样问,她说我内容读起来很流畅,不是自卖自夸嗷) 以上。

📍补充一些大家可能需要到的6个"Web3答案"

这条有关Web3工作和内容方面的内容底下有一些问题,我给延伸一下做个Q&A答疑

首先还是工作方面👇🏻

1/Q:感觉Web3的工作机会比较少,缺少传统意义上的“大厂”,未来不知道要怎么办

A:行业仍处于早期,其实工作机会还是蛮多的,但可预见的是岗位流动性也挺高

另外还有未来转岗转行业的问题,我从22年跳槽之前就可以预见到,我未来大概率是很难再回去国内的传统金融体系了

但其实这个问题你换任何行业都是一样,不要把在一个行业的经验或者职位代入到另外一个行业里面,你几乎是=重头来过的,除非是像财务、行政等万金油职业

2/Q:不是程序员也不是金融从业者,想来Web3不知道从哪个岗位开始转型,本职岗位的经验感觉用不上?

A:社区MOD是最直接的选择,还是上面的话题,如果是直接换行业了,你的薪资水平要有“被重置”的思维,因为你原来行业里积累的资源和工作经历,大概率对你未来的Web3工作起不到帮助

而社区运营,虽然工资可能相比其他岗位比较少,但对你积累行业资源还是可以起到非凡的效果的,且最主要是门槛也比较低

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就是在19年那会做某个社区的管理认识的朋友,后来在21年底介绍给我的

做社区MOD,如果你只是把你自己当机器人式的客服,那和电商客服也没什么差别,但你要是尝试和社区里的人交朋友,那做同样的工作量,得到的潜在回报是更多的

3/Q:如何综合主业工作和自己的账号运营的?

A:Web3的工作因为分布式办公的属性,可以给予我们很多相对自由的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

还有就是,除非担任某个项目/交易所/投资机构的重要部门leader,你确实需要给你的主业腾出相当的时间来处理case,否则的话我是这样建议我引用推文的那位朋友的:

(1)要不呢你就也试着做账号,一边工作一边输出,反正你做这一块内容也是得心应手的

(2)要不呢你就多找份工作,反正这个行业的相对自由化,你得主动给自己找事情做以应对高流动性的行业背景

显然,她暂时选择了后者。还有就是,不要全职做账号,我就是兼职做的,做账号至少我的初衷是希望积累行业影响力,赚钱接广子对我来说是非常次要的事情

但即使是你想用账号接广子,我感觉起步做收益也会非常不乐观,现在矩阵太多了,那种几十刀的广子现在都还要靠抢的好像🤣

4/Q:如何找Web3的工作?

A:有一些Web3专门的招聘网站,比如Dejob,又或者直接翻项目/交易所/投资机构官网投简历,再然后就是在推特上直接联系其项目或机构的创始人(如果你有一定的关注量背景则更好)

我觉得Web3的工作在推特上联系,会比用领英高效非常非常多!!!

除此之外就是走朋友推荐了,我是走这条路的,对应的门槛其实会比自己去海投简历会好很多

其次是内容方面

1/Q:感觉有些人的分析,虽然花了时间的,但读起来却是无用分析

A:我认为是水平问题,我自己也产出了非常多的长篇垃圾,但水平就是这样提升的,我自己看我一年前产出的一些观点都感觉💩一样

但正如我引用内容里所说:复制别人的观点,东施效颦;输出自己的观点,内容再生涩,内核也是五彩的。

不要因为怕说错就不说,也不要因为怕说的不够好就不说,多表达观点少倾泻情绪,这样自己的内容体系及风格自然而然就会不断迭代

追求65分的内容就足够了,想要做到90分,可以在65分的基础上另外补充一点点,推特不是只能发一条内容

2/Q:如何做到分段、加粗、符号都用得好清晰,长文怎么看起来更流畅?

A: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就知道什么样的内容容易读,什么样的内容难读了。我自己发完内容会用小号再看一遍,并且也会刻意切割开头内容,好避免被折叠

同时由于推特无法做分级标题,所以巧于利用一些符号给标题标注层次,我觉得这样排版别人阅读起来会更舒服(这个问题确实是有这样问,她说我内容读起来很流畅,不是自卖自夸嗷)

以上。

LIVE
SJ Crypto
--
浅聊在Web3工作和内容这两件事🔻

今天又出差了,遇到件事分享一下:今天和朋友吃饭的时候他带了个师弟过来,这个师弟在去年进了一家国内的Web3媒体工作,每天就做日报,一顿吐槽,从饭桌吐槽到微信

加上最近其实很多矩阵号都会分享每日信息这些,所以本篇展开一下三个话题:
1.为什么来Web3工作?
2.我们要如何寻找有意义的做功?
3.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

先说第一个话题,因为我最近和一位前同事联系很密切,我之前是在美股券商工作的,后来跳去了加密VC,她的话是跳到了另外一家券商再到半导体公司

在上个月开始,可能因为我没少在朋友圈发布有关Web3的内容,她开始来找我打听,交流下才知道原来她研究生那会刚好也了解过加密,甚至自己有买 #BTC 和 #SOL (但没深接触)

📍她知道我在加密领域工作,问了我来Web3工作的动机

我和她说:
🔻第一,我在参与工作之前就了解了加密以及在这上面赚到了钱,所以认为行业有机会有生机;
🔻第二,机缘巧合下行业内认识的朋友推荐我入职的,管理相对扁平化;
🔻第三,Web3分布式办公的模式我非常喜欢。

以致于我现在觉得,坐班简直就是对美好人生的浪费

🔺首先第一点,我觉得没什么好展开的,以致于让我有些不理解有人会死耗传统的一些行业,不来Web3投机,不过我对这个世界存在的信息/认知差也保持一定的理解

但确实这个行业的机会,怎么说呢,我只能用:遍地都是期权筹码,这样来形容,我们能够相对比较容易的拿到一些公司的早期筹码

这在传统互联网根本就没法想的事情,Web3的容错率我觉得只要你不是进来就ALL IN,那相比较其他行业还是很高的,同时赔率也很“性感”

🔺还有第二点,就据我了解,Web3的许多公司,无论是交易所、项目方还是VC,其实内部的管理都是很扁平化的,平时市场有什么动向,交流起来很活跃,和我原来的工作交流环境是差异蛮大的

这其实就带来一个结果 :可能大家就是在一个公司一块上班的臭炒币的。就是虽然工作中职位有差异,但保不齐明天哪个同事就打到个金狗也不是不可能(身边实例)

所以在Web3交流,我一直都秉承着:大家彼此都互相放尊重点,人情世故这块能拿捏一下就拿捏一下。指不定今天兜里还只有4位数的穷哥们,明天就在 #Binance 放着八位数资产在夏威夷擦防晒了

🔺最后第三点,我现在是【半分布式】的办公,就是出差+偶尔要去办公室这种状态,我觉得相对自由的办公环境是吸引大多数从业者来到Web3工作的原因之一

反正和她一顿唠,她说她也想来了,我这人秉承上述第二点的原则,咱能帮就帮,希望你在Web3发达了别忘了DD就行,就帮她看有没有身边的资源给她推推,这一个来月,从交易所到项目方

现在她已经顺利入职了一家T3的交易所,同时还负责着一个RWA项目的运营,并且还在面一家香港的持牌交易所

📍有关Web3工作的话题,我要继续展开一下:我们要如何在工作中寻找有意义的做功?

像上面说的日报统计,我之前也做过,说白了真的是实习生才做的活,我在券商那会会统计一个叫:【美股财报周历】的这个东西,刚开始接触我一直觉得是一件没意义的事情

但当时的leader就和我说:我们是只统计会被市场关注的公司,比如苹果、谷歌、英伟达这些,那这件事起码让我知道哪些公司是值得被关注的,因为有的公司也是我统计了之后才知道:喔这家公司在这个行业里占据了这么重要的地位

听着有点自我PUA的感觉,因为长期下来,重复的数据就也变成无意义做功了。

那聊回到市场信息统计这事,我也有同样的经历:在去年我刚开始做号的时候,每周会固定做周报,里面有个板块就是统计过去一周重要的市场信息

我到每周日就会去翻PA NEWS和金色财经这些信息网站,每周提炼十条,但后面为什么不做了,因为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无意义做功

这个事情有两个面:
1.如果你只是为了统计信息去寻找信息,那确实是无意义做功
2.如果你在找信息的过程中,再进一步的去解读分析出这则消息对应的观点,那就是有意义做功了

所以我其实下午的时候建议那个师弟:你自己做个账号,把对信息的解读发出来

他是满嘴答应:好的好的,谢谢哥。但实际是不是会那么做,我就不清楚了

📍因此又延伸一个话题:什么是价值的内容呢?

我不知道我的内容价值含量怎么样,但我做内容第一思考一件事:我是不是自己弄懂了它?接着才是想办法解决第二件事:读这篇内容的人,能不能懂?

内容的输出,第一性原理我觉得应该是先服务自己,再考虑别人

这一段时间我看到不少矩阵号在发一种内容:每日信息聚合

其实就是上面我说的,但那么多账号发,我压根连看都懒得看,因为两个原因:
1.看新闻我自己会上媒体网站上翻
2.大新闻我甚至不需要主动知道,小新闻我知道也没啥用

但每日信息这件事也有反例 @lijiuer1 九儿也发每日内容,但她的每日内容我偶尔是真看,为什么?因为不仅有自己的观点,我还知道真是她自己的事情

复制别人的观点,东施效颦;输出自己的观点,内容再生涩,内核也是五彩的。
Αποποίηση ευθυνών: Περιλαμβάνει γνώμες τρίτων. Δεν είναι οικονομική συμβουλή. Ενδέχεται να περιλαμβάνει χορηγούμενο περιεχόμενο. Δείτε τους Όρους και προϋποθέσεις.
0
Εξερευνήστε τα τελευταία νέα για τα κρύπτο
⚡️ Συμμετέχετε στις πιο πρόσφατες συζητήσεις για τα κρύπτο
💬 Αλληλεπιδράστε με τους αγαπημένους σας δημιουργούς
👍 Απολαύστε περιεχόμενο που σας ενδιαφέρει
Διεύθυνση email/αριθμός τηλεφώνου
Σχετικός δημιουργός
LIVE
@SJCrypto

Ανακαλύψτε περισσότερα από τον Δημιουργό

📍将交易执行DAG化,就可以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丨Aleph Zero一页纸报告 #AZERO 这个项目作为将DAG结构作为中间执行环节是吸引我花了几天时间产出这篇内容的原因 🗝️本文还探讨项目之外的几个问题:什么是DAG?/并行和并发的差别是什么?/执行层DAG化的可行性 DAG方案目前市场比较热门的项目例如KAS、CFX以及过去的雪崩都有采取这一架构,这一架构也被称为天然的拓展方案 🔻本篇内容正文与长图报告的内容并不完全雷同,请结合起来观看~ DAG架构具有高并发的特点,而并发和并行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为我还计划产出EVM并行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基于这两个话题做一定延伸 🗝️并发可以理解成一个厨师可以同时炒几道菜,而并行则可以理解成2个或多个厨师同时炒几道菜 关于DAG的具体是如何呈现的,我在图中也有介绍就不赘述了,简单来说DAG的区块生成就好像像外洒一把沙子,目前行业内的相关使用方案,基本都是基于DAG的变式 具体如何变❓ 总结一句话就是:利用自主开发的共识机制,来将网中的区块再度排序分出主次。KAS是如此、CFX是如此,AZERO仍旧是如此🔺 也就是我为什么图中会说,如果单纯的采用DAG结构,其实并无法说这是一条区块链(毕竟你也不成链) 并且AZERO与KAS、CFX等方案最不同的地方是对于DAG的应用只是用于其中的执行环节,在外部的显性架构上,仍旧是链式的 (我在图中做了一定的技术原理复现,希望可以帮助你理解) 这一方案确实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过去雪崩的三链结构,其中一条链就是采取DAG方案,只是后来弃用了,其实AZERO当前的实现逻辑有点类似于当时还采取DAG方案的雪崩,只是AZERO更具备单体链的基因 📍如果对于执行层DAG化不太理解的化,我再举个别的理解希望能够帮你理解:以太的L2 Rollup方案,其实就是一种将执行层抽象出去的方案 只是以太是采取多交易打包提交的方式,试想一下如果有条L2是采取DAG这种架构来处理交易并同样在以太主网完成共识的,那其实也不是不行 AZERO其实就是这样实现并完成的,至于这个标的是否有投资价值,从我对其历史走势的判断,我认为是有的,原因图中也列举了 但做中期波段其实就行了,长持的话很容易一轮周期过去还是原地不动,所以也需要多关注二级价格,逢高就跑 📍这种二级走势有来有回的标的远比那些一路下行的标的好太多了 “与庄共舞,不怕它有庄,就怕它是条死鱼”
--

Τελευταία νέα

Προβολή περισσότερων
Χάρτης τοποθεσίας
Cookie Preferences
Όροι και Προϋπ. της πλατφόρμα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