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ow 晶片性能驚人,引發加密貨幣安全隱憂

Google 量子 AI 團隊近日公佈最新量子晶片「Willow」,宣稱可在不到五分鐘內完成傳統超級電腦需要 10^25(10 千萬兆兆)年計算的複雜任務。這項突破象徵著量子運算朝向「實用、可擴充功能」方向更進一步,並在長期以來困擾量子產業的誤差校正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負責該計畫的 Google 量子 AI 創辦人暨主管 Hartmut Neven 表示,Willow 晶片展現了「下臨界值」的量子誤差校正能力,達成量子運算界長達近 30 年未解的目標。

由於 Willow 表現出大幅超越傳統電腦的計算能力,引發市場對加密貨幣安全性的再度關注。若未來量子電腦得以擴大至數百萬量子位元(qubits),傳統加密體系(如比特幣核心加密演算法)可能被破解。儘管目前 Willow 僅具 105 個 qubits,距離能威脅比特幣或其它區塊鏈安全至少還有數十年之久,但產業分析師已建議開發者思考「量子抗性」的加密演算法,以因應未來可能出現的量子時代。

量子誤差校正突破,加速商用應用可行性

量子運算最大挑戰之一是誤差校正,因為量子位元極易受外界干擾而出現錯誤。Willow 晶片在逐步擴大量子位元(qubits)數量的同時,誤差率反而呈現指數級減少,成為首個「誤差隨規模增加而減少」的量子系統。Google 稱其為「首個真正具有規模擴張潛力的合邏輯量子位元原型」,代表人類朝實現大型有用量子電腦又跨出關鍵一步。

不僅如此,Willow 以超越經典電腦的速度進行隨機電路取樣(RCS)標準測試。該測試是量子計算產業的「入門關卡」,若量子電腦無法在此類測試勝過傳統超級電腦,就無法證明自身能處理更複雜、具實用價值的任務。Willow 不但達到此標準,更以五分鐘內完成一般超級電腦需數千萬兆兆年計算的任務,確立其在量子優勢產業的地位。

比特幣加密防線能撐多久?產業加速量子抗性研究

隨著量子實力不斷躍進,加密貨幣的安全與信任基石正面臨長期考驗。若未來量子電腦能以極低成本解析大數質因數分解,則 RSA、ECDSA 等傳統密碼學機制恐不保。雖然當下 Willow 僅 105 qubits,距離突破比特幣安全所需的數百萬 qubits 仍遙不可及,但加密社群已有所警覺。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也曾多次倡議「量子抗性」演算法,以避免未來量子強權對區塊鏈造成嚴重衝擊。

分析機構 Bernstein 表示,比特幣社群不必立即驚慌,因為足以破解區塊鏈的量子計算規模仍需數十年發展,但仍呼籲開發者提早佈局量子安全解決方案。未來若量子電腦取得足以入侵比特幣密碼學的能力,其衝擊將不限於虛擬貨幣,而是涉及整個網路安全體系。區塊鏈產業已經在討論如何進行硬分叉或採用量子安全加密,以確保長期穩固的信任基礎。

從科學實驗到實用價值,量子運算應用前景遼闊

目前 Willow 的成就多半仍屬科學試驗性質,下一步是將其算力應用於真實世界的複雜問題,如新藥研發、更高效能的電池設計或能量聚變產業,以滿足人類社會對能源、醫療、環境的種種需求。Google 指出,量子運算與 AI 結合將產生巨大力量,未來透過量子運算取得更龐大且精準的訓練數據,將使 AI 模型能夠處理更深層、更富創意的議題。量子計算或許仍在黎明時刻,但 Willow 的問世已昭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量子運算時代正快速逼近。

隨著時間推進,量子電腦性能將持續提升。若量子抗性加密成為市場標準,數位資產與區塊鏈產業將更需緊密關注量子計算動態。而 Willow 則是這股變革的最新驅動力,引領世界加速前進,邁向量子、AI 與新金融結構交織的未來。

『Google量子晶片Willow問世,破記錄超強算力,恐將威脅比特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