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 AI 的能源使用對比

近期,比特幣挖礦公司 Core Scientific(CORZ)與雲端端運算公司 CoreWeave 簽訂了一項 200 兆瓦的合作協議,前者將修改部分現有基礎設施,以承載後者的高性能計算 GPU。這一合作象徵著比特幣和 AI 這兩個高度受關注的產業正式交匯。

儘管 AI 和比特幣在技術圈中都享有盛名,但 AI 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的討論中,能源使用問題並未成為焦點。然而,根據投資銀行高盛的預測,到 2030 年,數據中心將使用美國總電力供應的 8%,而 2022 年這一比例僅為 3%。法國能源公司 Schneider Electric 的研究則顯示,到 2028 年,AI 在數據中心能源需求中的佔比將從 2023 年的 8% 上升到 15% - 20%。

那麼,為什麼 AI 的能源使用沒有像比特幣那樣被妖魔化呢?這背後有幾個原因。

一、資金、影響力與社會尊重

首先,資金的流動起了重要作用。成千上億的投資資金湧入 AI 產業,而比特幣在初期並未得到如此規模的投資。這些資金帶來了大公司如 Google、Microsoft、Amazon 和 Meta 的參與,這些公司在公關和媒體上的影響力無可比擬。當人們聽到「數據中心」這個詞時,很少會聯想到「浪費能源」這一問題。

此外,這些大公司的領導人物,如 Microsoft 的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和 Meta 的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都強調了 AI 的革命性和正面影響,這進一步提升了 AI 的社會尊重度。相比之下,比特幣的支持者大多數是加密貨幣愛好者,他們的聲音雖然響亮,但影響力遠不及這些科技巨頭。

二、最壞情境的差異

人們在思考極端情境時,通常更容易關注 AI 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例如,AI 可能會變得非常擅長藝術創作,甚至取代人類的創作工作,或者最糟糕的情況是 AI 變得有自我意識,並開始控制人類,利用人類的熱量和電力作為能源。

相比之下,比特幣的最壞情況可能只是它崩潰,投資人損失大量金錢,或者它成功並取代聯準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這些情境對於普通人來說,遠不及 AI 帶來的潛在威脅那麼可怕。

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影響

如果比特幣成功,可能會使一些人致富,但對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然而,AI 的主要論述是它將使很多工作過時,這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與其擔心 AI 的能源使用,更多人擔心的是自己的生計問題。

另一方面,很多普通人都在使用 AI 來創作藝術、撰寫論文或製作網路迷因。AI 的實用性對普通人來說顯而易見,這減輕了他們對能源使用的擔憂。而比特幣的價值,如防止審查支付或難以沒收的資產,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那麼明顯,直到某一天他們真正需要這些功能時才會意識到其重要性

人類救星?劍橋 AI 癌症篩檢器「準確度 98%」,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四、AI 和比特幣:同中有異

毫無疑問,有些人在抨擊比特幣的能源使用時,也同樣對 AI 的能源使用提出質疑。然而,總體來說,AI 和比特幣的不同特性解釋了為什麼 AI 的能源使用問題並沒有像比特幣那樣引起廣泛關注。

AI 的潛在應用範圍廣泛,從醫療診斷到自動駕駛,再到金融分析,這使得它在許多產業都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而比特幣的主要應用仍然集中在金融產業,特別是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和支付手段。這種應用範圍的差異使得人們對 AI 的接受度和包容度更高。

整體來說,雖然 AI 和比特幣在能源使用上都有爭議,但由於資金流動、社會影響力、應用範圍以及潛在威脅的差異,AI 的能源使用問題並沒有像比特幣那樣被廣泛妖魔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兩者的能源使用問題都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