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多的是L1+L2的方案,且这类型的基础设施他们多是原本做着自己的L1,随后在市场的叙事更迭中,发现L2似乎是一种行业叙事正确,转头再做一条L2。
并非这样不好,相反这更容易吸引市场注意力且拥抱更主流开发者群体的做法。
➠但少有L2转头去做L1的
Plume Network @plumenetwork 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在RWA的战略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是什么动机驱动了Plume做出这样的举措。
1.对比L1和L2的方案优劣
在我查阅Plume的市场公开消息时,铺天盖地对其架构的介绍不外乎一个词——Layer2。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概括,那就是——模块化Layer2。
但在它最新的战略方向中,似乎大刀阔斧的将自己往Layer1的方向去发展,这个做着RWA业务的L2项目,一反市场主流的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架构间进行了取舍。
那么:Layer1相比Layer2有什么优势?
反过来,如果要说的话,Layer2相比Layer1的优势就是有着更高的扩展性,在当下的市场,由于以太坊的推行和主要战略选择,也经常被L1作为一种“兼容生态的桥”去拓展其他链上的开发者。
除此之外,L2在其他方面并没有明显能够胜过L1的地方。
而L1的交易确认和安全性,无疑要比L2更具有优势,且如果L2不采取共享排序的阶段,那对于社区来说,L2要比L1更加中心化一些。
2. 是什么驱动了Plume的转变
Plume将自己给完全定位在了RWA上面,RWA对安全性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是行业内最高的一个赛道,而L2本身的安全性依托于L1,我想这也是驱动Plume从一个原本做L2然后向L1转变的主要原因。
虽然说现有的L1,尤其是以太本身在近些年很少有出现安全事故,但Plume在L1节点的选用上,选择加入更多的机构合作伙伴来共同维持链上的安全性,这让某种极端情况下,也更容易控制一些原本在其他L1不可控的情况发生。
不过不变的是,这个L1仍旧是采取了模块化的构建方式,并不是从源头开始构建。
我在Plume最新的市场动向中,看到它在10月的时候推出了一项1亿美元的RWA专项计划:通过与Projective Finance的合作,向用户提供价值 1 亿美元的太阳能资产,用户可通过存入加密资产(如稳定币)来获得太阳能资产的收益。
我觉得这是推动Plume转向Layer1的一个主要推动事件,在未来发生的代币发行事件之后,因为采取Layer1,Plume不需要去考虑一些代币价值捕获的问题,而Layer2需要。
通过原生的RWA生态,可以围绕Plume原生的资产去构建更多的RWAFi,这是让RWA 生态系统的发展和自身价值捕获相挂钩的关键。
在Plume的RWA生态系统铺开后,访问Plume=访问RWA,我看到市场的公开信息是Plume计划在本季度代币化约12.5亿美元的实物资产,除了上面提及的太阳能资产外,还包括矿产和医疗等方面领域的实物资产。
这些大额的RWA计划,都会影响未来链上进一步的价值捕获,这些事件都在驱动着Plume在TGE之前从原来的Layer2向Layer1转变。
3. Arc和钱包方案的采用
这是一个被提供用于Plume这条L1的RWA应用构建框架,借助这一框架,RWA的生态开发者可以直接构建合规的RWA应用。
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基础,用户可以直接以方便的形式去访问Plume链上的生态交互,我在其官方文档中,看到了这一方案的采用还有账户抽象甚至链抽象的影子,最终实现的是法币入口丝滑体验链上的生态。
通过原生内置的Plume智能钱包,让用户使用法币初步进入链上时,可以无Gas交易,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1)如果一个小白用户,好不容易通过了XX银行的账户去访问Plume,这时候如果要他准备某个代币GAS,他90%是理解不了为什么的
(2)而仅仅是这一步,将阻碍他继续访问RWA生态的兴趣
我认为,这种方案的采用才是本轮周期的主流,从我过去多次谈及链抽象各个方案和角度应该就可以管中窥豹了。
4.宏观的宽松环境推动RWA发展
在特朗普赢得选举,美国政策风向转变,市场开始最大程度的追捧“合规”概念。RWA或将成为传统资本机构进入加密的主要途径。
今年其实RWA就一直在以稳定的趋势中高速增长,尤其是在比特币现货ETF通过的年初节点,以贝莱德为首的发行商也早已入局了RWA赛道。
从下方的图表中可以看到,新的入局者带来的赛道增量,并没有减缓,甚至是逐步的在放大的:
美债资产仍是主流,但各种绿色能源、贵金属、以及矿产资源的实物资产分类,也开始在RWA赛道里面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