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命运论这一理念一直存在但是在币圈属于柳总提出的 我个人在比特币21年之前 应用的还是比较多的 同时相当好用。

出身命运论:以驱动浪出身的顶或者是底 无论如何调整都不会背离原有的命运。

怎么理解呢 我们来做假设  假设走了一笔驱动上攻 那么必然会有第三笔驱动是上攻

第三笔驱动上攻的目标为击穿第一笔驱动的顶部。

假设第一笔为浪1那么第三笔浪3破掉浪1的顶部才会形成。

假设第一笔为浪A 那么浪C也是必然会破掉浪A的顶部  至于破掉以后能走多远 需要市场来决定。

我觉得已经说的够通俗易懂了 你在不懂那就是要么笨  要么蠢。

奇怪的浪形

引导楔形:引导的规则中存在着浪1顶和浪4底部重叠的现象 缠论中前文讲过 叫扩张型中枢结构。但是引用缠论的话 简单的就是 重叠是被允许的 但是不能重叠38.2%还是多少忘记了

但是呢我认为只有击穿浪3的起点才能彻底否定引导走势的可能性 这是我这么多年在比特币市场拿钱换来的经验。引导楔形也被称作向上倾斜三角形 存在的方式也可能为3 3 3 3 3结构 是被市场允许的。

引导楔形通常出现在浪1起点  浪1一般作为趋势蓄力的阶段 所以时间会长一点。

终结楔形:反之就是终结楔形 终结浪形一般作为顶部存在 也就是浪5  

三锯齿形态的话 我个人一直是划分为浪A 或者是浪1的。主要是他与引导 有点类似 在调整浪中 遇到这种形态 一般情况下市场存在的分歧还是较为严重的 目前我也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我的思考仅供学习。

具体在复杂的应用中会出现复杂的浪形走势 以至于 波浪和缠论我认为都没办法去解读。

归结原因还是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的。

比如  比特币经常性的 上涨过后的横盘震荡走势 震荡走的十分强势,并且你会发现没有结构的出现 完全横盘成一条直线 这种情况下波浪没办法解释 我个人直接以中枢来划分。

基本上就这些 其他形态我想到再讲。